第五百零八章 “爱国公债”

“对对对!”赵让说,“你现在懂的不少了。”

“那可不!”赵谦得意道,“这就叫近朱者赤,天天耳濡目染,我现在也是半个读书人!不仅能说几个对子,还会洋文,来是e,去是go,点头s,摇头no!”

赵让更佩服了:“俺以后也要学洋文!”

李谕把车钥匙拿给赵谦:“帽子多批发一些,然后拿着几顶去找纺织厂定做,光靠买洋人的肯定不够。”

理发店开业后,人并不多,大家多持观望态度。

正巧陆润庠因为小德张提及的帝师一事来见李谕。

陆润庠目前级别挺高,是东阁大学士,同时充任毓庆宫授读,专门教宣统皇帝读书。

当今之世,不学西学自然不可能。陆润庠知道李谕大名,所以亲自来会一会。

“陆大人光临寒舍,有失远迎!”李谕说。

陆润庠已经是个七十岁的老先生,他说:“李帝师,虽然是头一次正式见面,不过我已多次听过你的大名。”

李谕随口说:“虚名罢了。”

陆润庠说:“我也学习过西学,不过西学过于繁杂琐碎,还得专精之人才能教授皇帝。而阁下拥有天纵之才,冠绝西学,是再合适不过的帝师人选。”

反正是个没影的事儿,李谕轻松地说:“朝廷委派如此重任,诚惶诚恐,就怕做不好。”

陆润庠说:“帝师有作为前朝光绪爷帝师的经历,难不倒你。”

李谕看他心情不错,于是说:“听闻陆大人书法是当世第一,能不能求几个字?”

陆润庠说:“什么字?”

李谕想了想说:“青丝归处。”

陆润庠脱口而出:“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的《将进酒;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还是李白的诗。”

李谕还好背过李白的首诗,附和道:“不愧是陆大人,瞬间就猜到了。”

陆润庠说:“我也喜欢李太白,拿笔吧。”

李谕笑道:“我这有从俄国带回的伏特加,李白写诗要喝酒,陆大人题字要不要尝尝?”

“洋人喝的酒?”陆润庠说,“给我尝尝。”

李谕倒了一杯,陆润庠喝了一口,啧了一声:“酒体太烈,是民夫之酒。”

清末民初基本没有喝白酒的习惯,陆润庠这么说很正常。

陆润庠不再喝剩下的,一气呵成写了“青丝归处”四个大字。

作为晚清一名大书法家,陆润庠的字很不错,尤其擅长写匾额上的大字。

李谕当天就找师傅照着做了个大匾额挂到理发店。

知道有状元题的字后,理发店的生意明显好了起来。

就是此后陆润庠知道自己题的字竟然做了理发店的招牌,估计不会好受。

几天后,理发店来了个大主顾——袁世凯。

袁世凯派头大,亲兵直接围住店门口,让他一人进入。

他们也早就提前告诉了李谕。

“袁大人,您到这里是?”李谕问道。

袁世凯说:“到理发店,当然是理发。”

李谕问:“都剪掉?”

袁世凯说:“剪短一些,不要都剃掉,稍微留点。”

看来袁世凯还没有完全下决心。

赵谦的哥哥赵让知道眼前是当今第一权臣,手有点哆嗦。

李谕给他吃了颗定心丸:“剪吧,以后店里的生意会更好。”

由于并非全部剪掉,所以只是一剪刀的事儿,非常快。

袁世凯看着自己这大半根辫子,自顾自说:“一刀两断,却斩不断烦恼丝。”

李谕说:“袁大人是军人,新军剪发算不上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