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怒怼

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

外务大臣:梁敦彦

民政大臣:赵秉钧

度支大臣:严范孙

学务大臣:唐景崇

陆军大臣:王士珍

海军大臣:萨镇冰

司法大臣:沈家本

农工商大臣:张謇

邮传大臣:杨士琦

理藩大臣:达寿

这份名单“含袁量”十足,基本都是袁世凯嫡系。

除了萨镇冰和理藩院大臣达寿,都是汉族。

萨镇冰是蒙古族,但他也属北洋系。

至于理藩大臣,本来就是处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找个满族的达寿合情合理,况且这人没什么能量。

总之,袁世凯算是把权力全都归到自己手底下了。

载沣的弟弟载洵骂道:“根本是在漫天要价、趁火打劫,他袁世凯想要独揽军政大权嘛?!”

他倒是猜对了。

徐世昌淡淡道:“请摄政王裁决。”

载沣眼睛要喷出火,一字字道:“我答应!让他赶紧给我来京城!”

徐世昌垂首道:“臣现在就去发电报。”

第二天,腿疾突然痊愈的袁世凯就带着新内阁人员全都到了紫禁城。

载沣看着春光满面的袁世凯,忍着怒气说:“袁世凯,本王命你立刻马上带兵去剿灭叛军!”

袁世凯已经等了三年,根本不着急这一时半会儿,站在原地道:“请摄政王退位。”

此话一出,整个朝堂的空气瞬间凝滞,所有人都不约而同望向了载沣和袁世凯。

载沣愣了几秒,没想到袁世凯出山的第一天就要搞掉自己!

他拍了拍手,试图缓解一下宁静的气氛,然后说道:“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我看你不只是想让我退,还想让皇太后退位吧?!”

袁世凯继续不紧不慢说:“皇太后乃我大清无上之主,真正的一国之君。今后,我新内阁凡有大事必须请示皇太后。”

袁世凯的政治手腕比载沣强太多,这一招拉隆裕太后踩摄政王载沣的手段非常有杀伤力。

虽然知道袁世凯是在离间自己和载沣的关系,但隆裕听了之后还是很受用。

载沣指着袁世凯大骂道:“你大逆不道!”

袁世凯有恃无恐,不管怎样,他必须搞掉载沣,不然自己出山仍然只是作为一杆朝廷想起了就用的枪,将来还会被无情抛弃。

袁世凯说:“国家糜烂如此,摄政王,你难道看不见吗?”

载沣看向四周,竟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说话,局面似乎全被袁世凯掌控,此时的他终于有一种引狼入室的感觉。

袁世凯又添一把火:“我新内阁保的是咱大清,倘若摄政王下野,我大清还在!一个是大清,一个是王位,摄政王只能要一个,选择吧。”

载沣回头看了看龙椅上抱着溥仪的隆裕,她用一种看热闹的眼神看着朝堂上的争斗。

载沣知道,自己彻底输了,只能对袁世凯放下狠话:“袁世凯,今日我大清只不过暂时用一下你。有朝一日,本王定送你一口上好的棺材!”

袁世凯说:“摄政王,我袁世凯高矮胖瘦你都看见了,送我的棺材可得丈量好尺寸,不要差了分毫。太大了浪费材料不说,弄不好里面不光装着摄政王,还有咱的大清!”

袁世凯此时俨然有古时临近篡位大臣的意味。

载沣终于忍不了了:“我现在就砍了你!”

隆裕太后吓得赶紧拉架:“够了!载沣,国家弄成这个样子,你摄政王当然责无旁贷。老佛爷临终时说,遇上大事你要找我商量,可三年来,你总是独断专行!我看你歇歇也好,让袁世凯把事情先理出头绪。”

隆裕的意思很明显,站到了袁世凯一边。

她估计是想起了自己姑姑慈禧太后当年的做法,那时太平天国,八旗不堪重用,于是启用曾国藩等一批汉人大吏,顺利渡过难关。

现在隆裕准备如法炮制。

真是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