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哈佛医学院

次日,李谕乘车抵达了拍卖行,爱德华·沙逊邀请他坐到了一个不错的位置。

果然,拍卖会几乎全是中国的古艺术品,时间基本集中于明朝。

压轴的是朱耷的《鱼》,画面很简单,偌大的宣纸上,只在中间偏下的位置画了一条鱼,左上有朱耷的题跋。

画作左下角和右上角还有一些印章,不过好在没有乾隆的“牛皮癣”,画面很干净。

画中的鱼是典型的朱耷风格,向上翻着白眼。

“张口无声瞪鱼眼”。

李谕很喜欢朱耷的风格,那种翻着白眼的样子,仿佛冷眼看世界,于是准备举牌买下。

而同样不断举牌的还有岛田翰,就是那位历史上帮着三菱家族买了皕宋楼的那位日本文物贩子。

岛田翰失掉了皕宋楼后并不甘心,继续网罗中国的好东西,自以为没有多少中国人喜欢朱耷,所以想要低价买下。

但突然杀出了个李谕,不断举牌。

三菱家族给他的预算有限,没多少轮,就败下阵。

此后还有一幅朱耷的画,李谕同样拍下。

岛田翰感觉极为晦气,怎么老是碰到这家伙!

李谕可不管他的感受,而是离开拍卖行询问了红十字会的相关业务。

目前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灾情,地方官员很少过问,更没有什么能力去赈灾,红十字会这种组织就起了很大作用。

会长是盛宣怀,见一次拍卖得到了如此多资金,心情不错,对来访的李谕说:“昨天坐了刚刚通车的津浦铁路,到达上海后就有这么一件大好事。”

李谕问道:“十字会有没有医疗救助能力?”

盛宣怀说:“我们正准备筹建一家专门针对瘟疫的医院,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只解决粮食问题,远远不够。”

李谕说:“我会联络刚刚成立的哈佛中国医学院,让他们提供最大的帮助。”

盛宣怀说:“如此最好,这帮洋学者非常傲气,我看只有你能和他们交涉。”

李谕早在几年前去哈佛时就在布局这件事情,如今哈佛中国医学院已经比历史上早两三年建立起来。

哈佛派来的代表埃德华兹带着李谕看了新的医学院大楼:“如院士先生所见,学院已经具备了办学条件,虽然比起耶鲁在长沙的成果稍差,但以上海的潜力,我想我们不会输给他们。”

李谕点点头说:“阁下不要忘了当初的条件,一定要多招纳中国学生。”

埃德华兹说:“在上海办学,学生当然以中国学生为主,只不过现在还有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

李谕今天来就是听他提问题的,于是说:“先生但讲无妨。”

埃德华兹说:“医学院的惯例是必须有配套的附属医院,否则将无法开展科研、实习工作。”

李谕说:“就是说,还要建一所新医院?”

埃德华兹说:“如果买一个现成的,然后进行改造会更快。”

李谕说:“你们是专业的,尽管操办,需要用到资金的时候直接给我看预算申请单。”

埃德华兹说:“这样我就放心了,不然四处寻求资金会很麻烦。”

即便上海已经是个很开放的城市,但目前西医在国内的地位还不是特别高,其高昂的价格更像是专门给有钱人或者洋人看病的。

李谕非常清楚西医医院的收费标准,此前在美国做了一个去除疖子的小手术就收了三十多美元,折合15两银子,而普通农民一年的收入结余都没这么多,怎么可能会看西医。

但就像长沙湘雅、北京协和,早点发展医学系好处很多。

而且李谕想得更深一步,他知道事情不简单,所以才会想方设法让德国拜尔等药企在国内建厂。到时候把西药价格打下来后,能够惠及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