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数学家何苦为难数学家

为什么?说个现象就理解:各种平台,你能看到很多反对达尔文的,但看不到反对摩尔根的;能看到反对爱因斯坦的,但是看不到反对狄拉克的;能看到反对法拉第的,但看不到反对麦克斯韦的。

原因很简单,这些人的理论太深奥,他们不懂。

而且就算进化论,也只是他们以为的进化论,不是学术上真正的进化论。相对论同理。

反而这位提出问题的主教,让人有点尊重。

闵可夫斯基说:“双方是在进化论的角度进行探讨,甚至没有提到神,我在看记录时,一度怀疑这位主教是不是真的主教。”

希尔伯特继续说:“而且他们在完成探讨后,一起共进了晚餐,气氛比较融洽。”

李谕说:“这可真是太神奇了。”

过了一会儿,讲台上的数学家们开始了辩论。

两边的主力自然是策梅洛以及法国的博雷尔。

很快,李谕就能感觉到策梅洛渐渐占了上风。

李谕的数学水平和这一众专业搞数学的比不了,但李谕有后世眼光,他能看得出,策梅洛选择的道路太正确:公理化。

这可是对付第三次数学危机的有力武器。

希尔伯特、克莱因、闵可夫斯基都是前辈,并没有直接发言,但他们的出场已经证明了是为集合论打Call,而不仅仅是策梅洛。

至于罗素到来,是因为他提出了那个著名的“理发师悖论”,几乎撼动了集合论的基础,引发第三次数学危机。

实际上早在罗素之前的几年,策梅洛自己就发现了这个悖论,但他没有发表出来。

受限于双方的语言问题,近四个小时后,辩论才告一段落。

博雷尔嘴上没承认,不过已没有一开始反对集合论的激烈态度。

大家聚一起聊一聊挺好,毕竟没有互联网这么便捷的沟通方式,最好的方式就是面对面。

会后,东道主哥廷根大学邀请博雷尔他们一起共进午餐。

法国人今天在学术上没有赢,但在餐桌上,可就有资格指点德国人了。

好在希尔伯特早有准备,找来了几名意大利厨师,让法国人无法发飙。

餐桌上,李谕趁机把自己关于博弈论对弈的那个猜想给策梅洛说了出来。

策梅洛一听就很感兴趣,与李谕侃侃而谈。

博雷尔自然也知道李谕的大名,迅速加入进来:“如此巨大的数字,与我前段时间的一个想法不谋而合。”

策梅洛此时仿佛没有刚与他进行过辩论一样,像个没事人般问道:“什么想法?”

博雷尔说:“与博弈论不太相同,我的猜想源于概率论。”

概率论目前在物理中非常不受待见,但在数学领域可一直是大热门,策梅洛道:“请详细讲一下。”

博雷尔说:“让我们想象一下,假设有100万只经过训练学会了随意按下打字机按钮的猴子,它们在一位文盲领班的监督下工作,这些猴子每天都要辛苦工作10个小时,并为它们配备100万台型号各异的打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