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四川会爆发保路运动,原因就在这上面。

李谕颇为无语,但即便知道症结所在,也没有办法,更不会阻止,毕竟大清就亡在四川保路运动上,最好坐视不管。

李谕随口回了句官话:“铁路、通信、军工、金融都是国之重器,理应重视,朝廷召大人回京,必然是因为大人曾执掌铁路大臣一职多年,富有经验。”

盛宣怀气道:“烂摊子已经摆下,我能有什么办法!我早说过,应该坚持举外债,要是看不惯英法,可以找比利时、荷兰、瑞士等中立国家!搞什么‘官督商办’,铁路就应该收归国有。”

李谕尴尬笑了笑:“大人所言极是。”

盛宣怀说的没什么毛病。

哪怕以现代人的眼光看,也只能这么做,毕竟只是借钱,并非把路权也给了洋人,铁路最终还是自己的,钱可以慢慢还呗。

在李谕穿越前,南亚某国还有东南亚某国修高速铁路,还要向日本举债。

属于经济上的常规操作。

可惜清廷的执行力一次次令人大跌眼镜,川汉铁路的操作则更加迷幻。

再过两年,川汉铁路的总收支(即总会计师),竟然挪用300万两去上海炒股!

我滴妈,这能有救?

2023年,全世界最大的资金监管公司、无数大企业幕后大佬的美国贝莱德公司,在A股投资了三年,都亏到欲哭无泪,灰溜溜跑路。

人家可是超级金融巨头,顶级玩家,都搞不定大A,一个小小的根本不懂金融的会计师还想在上海炒股赚钱?

做梦去吧!

巴菲特都救不了。

所以呢,很短时间内300万两就完全亏光,水花都没打起几个。

到时候盛宣怀强行收回铁路,实际上是明智之举,而且是原价赎回。

不过四川情况特殊,股东是无数普通川人,赎回的操作很难具体实行。何况这么一来,川汉铁路公司巨大的亏空事情就会泄露。

那可都是无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川人的血汗钱,知道后不活剐了他们才怪!

所以他们才混淆视线,喊出“拒借洋款,废约保路”口号,以转移各界对集资款去向的质疑,并要挟朝廷为他们“擦屁股”。

而盛宣怀知道事情原委,不想替他们擦屁股。

结果很快,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就此爆发。

后面的事大家就知道了,袁世凯被再次请出山,几个月后,大清彻底入土。

真是有趣,区区300万两白银,竟然敲响了大清的丧钟,一股脑把它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当然了,这只是一个宣泄口,不在川汉铁路爆发,也会在其他地方爆发,毕竟时机已经差不多。

不过自从川汉铁路立项,事情就注定走向这个结局。因为进出四川铁路太难修,比福建都要难,造价巨大。清廷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就算接过来,也会拖垮。

这段历史李谕很清楚,但盛宣怀不知道。

而且钱都募集这么多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div class="contenta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