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黑水

巴达收下一些李谕的物品后,非常感动:“原来京城人生活如此优握。”

李谕灵机一动:“不如你与我们一同返回京城吧。”

安置这么个人对李谕来说轻轻松松。

巴达的确动了心,在回去思索了一两个时辰后就答应了李谕。

当然,这一切只是小计谋。

李谕心中对黑水城此事早有规划,要防止黑水城被俄国人发现,最直接的办法还是搞定科兹洛夫这个关键人物。

黑水城与敦煌情况不一样,因为敦煌已经被王道士发现,而黑水城此时只是个传说。

王圆箓的确可恨,但好歹是同胞,李谕下不了手,所以几番周折后留了他一条小命。

但科兹洛夫就不一样了,过段时间李谕肯定还会去欧洲,顺便去圣彼得堡科学院。如果科兹洛夫仍旧一意孤行,呵呵,那就让他提前去和主见面吧。

在额济纳旗的几天,李谕让巴达作为向导带着自己和吕碧城去看了看传闻中的居延海以及漂亮的胡杨林。景色真心没得说,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烂的胡杨让人印象深刻,只可惜拍下的照片是黑白的。

叶昌炽忙完公务,与李谕等人一起返回兰州。

李谕在兰州帮他们调试了调试无线电设备,然后同样留下一份指导书后才离开。

又是一趟漫漫归途,等他们回到京城的时候,已经是寒冬时节。

李谕回家后倒头就睡,一直睡了一天一夜才感觉有点恢复。

要不是肚子太饿,李谕感觉自己还能睡上一天。

凤铃做好了饭菜,李谕刚吃了几口,赵谦就急呼呼赶回来:“先生,外面有大热闹,要去看吗?”

“什么热闹?”李谕随口问道。

赵谦说:“江洋大盗康八爷要被凌迟处死,许多百姓都去看哪。”

李谕刚喂到嘴里一口肉,笑骂道:“这种热闹有什么好凑的?看了说不定三天吃不下一口肉。”

赵谦说:“听说康八爷硬气得很,连太后和皇妃都敢当面骂。”

李谕说:“他怎么骂的?”

最近大半年李谕不在家,赵谦闲着没事就和自己当年的车夫同事一块聊天,他们的消息几乎很灵通。

赵谦有声有色地讲起来:“康八爷被抓后,太后听说他是个硬骨头,颇为好奇,就要御审。牢里的人都觉得他有活头,因为当年杨乃武和小白菜就是太后赦免的。”

这桩桉子过去很久了,不过从这些事上看得出慈禧的特点。

慈禧这个人祸国殃民,却自诩为观世音菩萨,所以喜欢施一些小恩小惠。

历朝历代、古今中外类似的例子太多,想拿小恩惠掩盖大错误,心理学上也有很多解释。

李谕问道:“太后真的审了?”

“审了,”赵谦说,“但要不说康八爷硬气哪!见了太后竟然顶撞太后以及后妃,当着太后的面说,‘我要劫,就劫皇纲!要奸,就歼皇妃!’太后听了还能忍?直接把斩立决变成了凌迟。”

李谕听完,这不就是个二愣子嘛!而且感觉不像真的,问道:“你都是从哪听来的?”

赵谦说:“三瘸子从茶馆先生那儿听来的,然后讲给我们听。”

李谕说:“原来都是听说。”

赵谦说:“反正康八爷要凌迟错不了,真是一条好汉!”

李谕说:“啥好汉,他不也是因为有几条命桉在身上才被捉住的。”

“先生,您要去瞧瞧吗?马上就要动刀了,京城好多年都没出过活剐的场面了。”赵谦又问道,看得出他是跃跃欲试。

李谕摊摊手,“我就远远瞧一瞧吧。”

这位康八爷是最后一位被凌迟处死的人,后世老北京各种关于剐刑的传闻,也都是来自此桉的目击者。

李谕想看的是民众反应,推算一下,此时的迅哥,估计也要在日本看到那部让他震撼心灵并且做出人生改变的影片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