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威尔逊

爱丁顿同样对李谕在天文学上的成就震撼不已:“院士先生,我也读过您几乎所有的文章,我发现您的文章不仅表示数学与物理学关系匪浅,也在暗示天文学与物理学有不可分离的内在联系。”

李谕笑道:“你的见解非常到位,令人欣赏。”

威尔逊在一旁说:“院士先生非常擅长教学,有你的几句评语,我想他们会很受鼓舞。”

“和我有什么关系,都是他们自己努力的结果。”李谕说。

“院士先生果然如传闻一般,饱含东方人谦逊的美德,”威尔逊说,“对了,您是要去找汤姆逊主任吗,实验室不在这个方向。”

李谕说:“没关系,我就是来找你的,关于你的那个实验装置。”

威尔逊问道:“云室?”

李谕点点头:“没错。”

威尔逊说:“请随我来。”

威尔逊的办公室中,放着早期形态的云室,虽然有些简陋,但原理上已经打通。

李谕看了看说:“如果可以拍照,它的作用会更大。”

威尔逊说:“你指的是,就像格林尼治天文台的那些天文望远镜一样,不仅可以观测,还可以拍照?”

“是的,”李谕说,“微观的东西,更需要照片。”

威尔逊沉思一会儿:“我一直只当其是一个探索x射线的仪器,并没有考虑太多。”

李谕笑道:“那么你务必要仔细再考虑考虑。”

威尔逊答应下来:“我可以试一下,但需要找校长商量商量找人帮你代课。”

李谕说:“找不到人,我帮你代都可以!”

威尔逊也乐了:“如果校长听到这句话,肯定就找不到其他人代课。”

诚如威尔逊所说,堂堂剑桥大学“突然”之间真就找不到其他人代个物理课。

没办法,为了让威尔逊尽快完成云室改进,李谕只能帮他代起了课。

反正这个年代的大学,不管是欧美还是中国,上课都还比较随意,没有特别固定的教学计划,教授讲师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大。

最多就是德国可能在一些大学引入了军事化管理,比较特殊。

教授讲师们甚至有时候在课堂上自顾自研究自己的课题,在黑板上推导非常前沿的理论,至于下面有没有人能听懂,就不管了……

额,好像网上说韦神讲数学课也是这种情况?

其实在顶尖大学里,真的不足为奇,没必要嘲讽人家讲课水平不行。

所以李谕此时也可以随便讲讲。

但这下可好,直接让很多其他专业的学生跑了过来,于是乎课堂只能变成研讨会形式。

到了最后,甚至尹顿公学的学生都跑来专门听李谕的讲演。

尹顿公学每年250个毕业生,70多个能进牛津、剑桥,其他大部分也能够进入世界名校。是英国典型的一所“精英摇篮”,光首相就出过20个。

尹顿公学历史也蛮久,位置听听就很厉害:温莎小镇。温莎可是此后英国皇室使用的姓氏。

本来这所学校是希望可以让穷人家的孩子也能入校读书,并且作为剑桥大学的预备学校。

谁承想,由于贵族子弟争相把进入尹顿公学作为一种荣誉,到了17世纪,尹顿公学竟然就成了全英国最着名的贵族学校,平民反而再次可望不可即。

到了后世,直接成了全英国公认最好的中学。

李谕想想后世,全国好像没哪个中学敢站出来说是自己全国最强,最多说第一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