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无穷小的幽灵

现在的教廷,真的早已开始苦思冥想怎么处理好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目前的状态只能说还好,到了后世,真的是科学说什么教廷就认什么。

dna竟然可以测序?我认!

克隆?单行繁殖?行,我也认!

大爆炸理论?我……我还认!

反正各种完全颠覆神学的东西,从人的组成到世界的诞生,教廷照收不误,只求与科学和平共存。

不过教廷也没有完全躺平,不断在当世最出名的物理学家的着作里找“证据”。

早期的对象是爱因斯坦,后来最典型的可能就是霍金,神学家曾经赞扬他的《时间简史“屡屡提及上帝,连正文的最后一个字也是上帝”,所以霍金被他们视为寻觅上帝的科学家。

不过《时间简史太出名了,销量极高,真的翻开霍金的书,看到的则是:“只要宇宙有一个开端,我们就可以设想存在一个造物主。但是,如果宇宙确实是完全自足的,没有边界或边缘,它就既没有开端也没有终结——它就是存在。那么,还会有造物主存身之处吗?”

尽管霍金曾见了教皇,并且在书中屡屡提到上帝,甚至最后一个字都是上帝,但通读下来就知道,这只是一种比喻修辞的用法。

霍金所说的上帝实际上就是自然界。

从这个角度来看,宗教学者们不断援引爱因斯坦、霍金等有社会影响力的着名科学家关于宗教和上帝言论的事实本身,已经在客观上证明宗教已失去昔日至高无上的地位。

不过神学的衰退是大势所趋。

如果各位有空去欧洲旅游,能看到很多着名的大教堂,进去后却发现没多少人。当然还是有信徒的,不过已经不是中世纪那种全民皆信的情况。

1960年代做过一次调查,在英国,只有一半英国人还信仰人性的上帝注意这个前缀,但只有不到3%的人会做礼拜了。

而教堂非常多的德国,三四万座教堂,已经有三分之一难以为继。

——

杰森主教走后,李谕望着北方,看来自己还得去一趟哈佛天文台。

本来这种在他看来“有些简单”的天文学测量不想做,不过情势所迫,不得不为之。

李谕刚想动身,突然想到其实自己不用去嘛,哈佛天文台的数据非常多,发电报要过来一些就是。

皮克林台长看到李谕的电报后非常乐于效劳,李谕本来只想要十来个较为简单并且距离近一些的恒星数据,皮克林一下子就寄过来了五十个。

李谕祭出无敌计算器,几个小时就完成了二十个恒星的直径计算。

连带着一些关于太阳系绕银心自转速度、周期的数据一并发到了《sce上。

以目前的观测能力,这些成绩已经非常不错。

其实人类真正知道银河系的全貌主要是中心那个棒状结构,还得等到半个世纪以后,射电天文学发展起来后才有希望,否则星际尘埃是光学望远镜无法跨过的阻碍。

杰森等主教觉得无法探知宇宙的所有,估计也考察过望远镜技术。

不过他们肯定想不到望远镜这项技术本身也在发展,更别提以后还可以把望远镜直接扔到太空中。

当然了,再怎么说,银河系的形状还是通过科学推测出来,并不是真的拍出来的。

如果以奥尔特云为界限,旅行者1号想要飞出太阳系至少还得上万年。

至于银河系,哪怕它是个盘,盘面厚度也有1000光年。就算旅行者1号可以达到第四宇宙速度即逃离银河系的速度,飞到银河系盘面也要数十万年哪。

咱可等不及!

由于最近两期《sce有重要内容刊登,销量非常好,杰森主教费了好大劲才买到一本增发的。

看到上面的数据,他彻底绝望,信息量太大,已经没法圆了!

杰森主教没办法,只能给圣座梵蒂冈写信,希望他们搞出点真正有效的举措。也别探讨什么科学和宗教了,干脆直接拿出实际行动笼络一下科学家,不然他们打脸实在是太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