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顾拜旦

到达会场后,大部分人员立刻去忙着营建“中国村”,好在有雷献彩的烫样,过程不会花费太久。

杨小楼的戏班同样要搭建戏台,大家伙都忙得不可开交。

由于溥伦算是清廷官方派出的代表,所以清朝驻美国大使梁诚亲自来到了圣路易斯迎接。

溥伦初来乍到,很是新奇,让梁诚带他到了比较有特色的美式咖啡馆。李谕也被叫了过去。

梁诚道:“贝子爷,您尝尝这款正宗的咖啡。”

溥伦以前没喝过,虽然有点苦,但还是感觉很有趣,他说道:“梁公使,在美利坚国看来你生活得蛮不错嘛。”

梁诚道:“贝子爷说笑了,都是为朝廷做事。”

李谕想起庚子赔款的事情,问道:“梁公使,款项批下来了吗?”

梁诚高兴道:“国会已经通过了!这次你们回国时,应该就会有美国的外交人员一同前往京城,办理款项的接收以及使用。”

李谕也很高兴:“太好了!梁公使真是办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溥伦还不是很了解美国教育的水平,但见到列强把吞肚子里的钱吐出来大感吃惊:“公使真乃神人也!”

梁诚笑道:“不过是一点斡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再加上帝师的帮助,才能做到。况且对于美国来说,一千多万美元算不上什么太大的数目,关键他们也没有真的拿出一分钱嘛。”

李谕并没有同他们继续喝咖啡,叫上张伯苓去看看旁边的奥运会场。

可惜没有什么大体育馆,相比热闹非凡的世博会,视觉冲击力很小。

但张伯苓依然兴致勃勃,更关键的是,他们碰到了一个传说中的人物:奥运会之父顾拜旦。

历史上顾拜旦并没有到场参与1904年的奥运会。

但按照规定与传统,奥委会主席与举办国最高首领是应该出席奥运会的。

或许是听说了神秘的东方古国应邀参加,才让顾拜旦有兴趣来看一下,因为他的目标是把奥运会推广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一看你们就是清国人的样子!”顾拜旦走过来兴奋道。

张伯苓并不认识他,但李谕却在教科书上看过顾拜旦的照片:“您是顾拜旦先生?”

顾拜旦笑道:“正是!”

顾拜旦此时正值盛年,只有40岁冒头,精神状态非常好,不断为奥运会积极奔走。

李谕与张伯苓高兴地与他握了握手:“本人李谕,这位是张伯苓先生。”

“哦?还见到了声名远播的科学巨人,太荣幸了!”顾拜旦说,“贵国的人物我知道的不多,但阁下绝对是其中之一。”

李谕笑道:“您的大名我也知道。”

顾拜旦感慨道:“我曾经在第一届希腊奥运会时,就联合希腊王储给贵国宰相李鸿章写过一封信,希望贵国能够参加奥运会,可惜被拒绝了。如果没有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参与,奥运会失色太多。”

李谕说:“或许当时李中堂,哦,李宰相正因为签订马关条约一事伤心,没有放在心上。”

当年的情况实际上要复杂得多,顾拜旦也大体了解:“今天你们能够到来,已经让我异常欣慰。”

顾拜旦蛮不容易的,二十世纪初的国际形势完全称得上“波谲云诡”一词,各国心里的小算盘太多了,能撮合起一场国际间的体育盛会着实艰难。甚至第一届希腊运动会还是靠说动一名希腊富商出钱才搞起来。

张伯苓道:“只可惜我们准备太不充足,仅仅是几名临时的运动员。”

顾拜旦并不当回事:“能来参与最重要!团结、友好、和平,是我的口号与宗旨。”

李谕叹道:“您的这三个词语,可是当今世界最难做到的三个词语。”

“愿景总归要有!”顾拜旦说,“对了,你们有没有带来旗帜?”

张伯苓说:“有大清的龙旗。”

顾拜旦说:“可以,你们尽快交给我一幅,我为你们挂到会场上。”

李谕和张伯苓找来旗帜,与顾拜旦一同前往了国际奥委会在圣路易斯的办公室办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