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怪异的沙龙

“这就难办了,”秋瑾想了想,“不过我记得京城里是有西洋画师的,西洋画必须要西洋画师来修复。”

听到有办法,吕碧城紧锁的眉头才有点舒展开。

到了中午,有一位美国人坐着黄包车停在了李谕的宅邸前。

“通报一下,本人是美国使馆参赞。”

李谕有些纳闷,美国使馆参赞找自己干什么。不过好歹是外交官,于是在正厅接见了他。

美国参赞拿出一份请帖:“康纳公使以及夫人今天傍晚将举行一场沙龙,隆重邀请李谕先生参加。”

“沙龙?什么沙龙?”李谕问道。

美国参赞说:“公使先生鉴于当下日本国、俄国,以及贵国的情形,希望通过沙龙缓和下紧张的气氛。”

“这是能缓和的?”李谕不解道。

美国参赞说:“本着总统先生的门户开放政策,我们有必要对远东的情况进行斡旋与调解。”

好嘛,现在老美就想着要当世界警察了。

不过李谕心知肚明,现在美国在国际关系上话语权并不重,甚至像个小透明,只顾着闷声发大财。

追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是此前法国大使想要组织正式的照会,调解一下日俄局势,没想到日俄两边的使者剑拔弩张,根本看不惯对方,几乎下一秒两人就要打起来。

无奈之下,就让相对中立的美国公使康纳组织一场文化沙龙,尽可能邀请多一些文化名流,顺便把各国使臣凑在一起,先探探双方底线再说。

当下的国际关系非常复杂,涉及到日俄这种按说比较纯粹一点的,各国也是勾心斗角。

明面上最显然的是英日同盟。

德国和俄国之间本来就有复杂的矛盾,但在日俄战争一事上,德国是赞同俄国东进的。原因很明显,因为德国希望俄国与英国、日本激化矛盾,这样就可以迫使俄国把西线与自己对垒的部队调走一部分,减轻压力。

波罗的海舰队劳师远征时,愿意给俄国舰队加煤的也就是德国。

至于法国,它与俄国是有法俄同盟关系的。但鉴于上面德国的立场,所以法国又不希望俄国把兵力调去远东,因为一旦德国在俄德边境上缓过劲来,压力就到了自己这边。所以法国对俄国的东进政策是持观望态度的。

美国嘛,当然是继续自己的“门户开放”政策,希望在所有的地方插手中国事务。美国觉得俄国占领东北后,肯定和自己不太对付,还是英国人与日本人与自己更好打交道。因而一定程度上有点偏向于英日同盟。

另外,美国暗地里同样希望他们打起来,好买自己的武器,大发战争财。

说到底,各国考虑的都是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属于复杂一点的博弈模型。

美国参赞说:“贵国载振贝子也会参加,并且带来了当红的表演艺术家杨小楼。此外,法国方面有芭蕾舞者、意大利方面有歌剧表演艺术家,总体上看,是个非常热闹的文化沙龙。但如果没有李谕先生,就缺少了最重要的京城名人。”

他们心里想的什么李谕很清楚,实际上并不是很想去。

秋瑾突然问道:“贵国康纳公使的夫人,是不是一名油画家?”

美国参赞说:“是的,夫人还曾给你们的太后画过肖像画。”

敢给慈禧画肖像画,应当是个正儿八经的油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