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博弈之间

袁世凯说:“我想着正好可以为了废除科举的事再上个折子。只不过又想到朝堂之中还有不少阻力,多少有些烦恼。如果推进科举废除,恐怕会招致不少反对。”

李谕是穿越者,知道今年科举肯定是最后一年,废除科举的事已酝酿很久,于是说道:“阻力应该没有那么大了吧?”

袁世凯说:“内阁大学士以及各路督抚大部分已经赞同废除科考,不过总归还有一些人会阻挠。”

清末民初是非常激荡的时代,李谕心中明白。

他想了想说:“大人可以看看我写的那本博弈论,对国家大事也有参照意义。”

“我听过你这套理论,似乎洋人颇为推崇。但我这个年龄,再加上如此忙碌,怕是已经读不懂了。”袁世凯说。

李谕说:“没有那么难,很多均衡模型制台大人完全可以参考一二。”

“均衡模型?”袁世凯不明所以。

李谕说:“比如,智猪博弈。”

“智猪?”袁世凯一听名字来了兴趣,“帝师详细说一下。”

李谕拿出纸笔给他开始讲解。

并不是很复杂的博弈论模型。

简单点说就是有一头大猪和一头小猪。

他们生活在同一个圈里,开始都在一个食槽旁边。

而在食槽的对面,比较远的位置,有个按钮,按下后食槽就会放下食物。

但这个来回的过程会消耗体力,可以对照为消耗食物。

还有就是大猪肯定比小猪能吃。

在这个模型下,经过分析很容易看出,小猪的策略百分百是在原地等待。

而在知道小猪不去的前提下,大猪只能选择去。因为如果他也不去,自己收益就是0;如果去的话,收益起码是正。

也就是说,均衡点是“大猪去按按钮,小猪等在原地”。

话说这个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一些现象。

比如关注度很高的芯片等高科技产业。

大家应该都知道,科技研发的投入是非常非常高的,高得可怕。

1990年代,美国的科研经费支出已经高达上百亿美元级别。

那个年代的百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啊!

没几个国家有这种财力。毕竟民生肯定是优先保障的。

所以不仅我们,大部分国家采取的都是智猪博弈中小猪的策略。

也就是因为这样,我们之前并没有过多投入去搞一些严重依赖资金的产业,比如半导体。

不过现在老美太坏了,竟然要拿这个卡脖子。

原因嘛,当然是咱们长得太快,老美怕我们也成“大猪”。

所以实际上也没有违背博弈论,因为小猪如果不再是小猪,就不构成智猪博弈。

袁世凯感觉数学还能这么有趣,自己可以听懂当今最火的数学理论之一。

“有意思,帝师果然是帝师!你的意思是,王文韶等内阁里少数反对者,已经算是小猪。”

李谕点点头:“可以这么理解,所以如果制台大人选择等待,收益肯定不如更进一步。”

袁世凯仔细琢磨了一会儿:“太有趣了,要不是我不懂如何表达,甚至都想把你的理论写到奏折里。”

李谕笑道:“如果您要写,可以改成‘智虎博弈’或者‘智龙博弈’,否则我怕大臣们会迁怒于我。”

袁世凯哈哈大笑:“我晓得分寸,不过还是猪听起来更形象。”

李谕能听出来袁世凯的意思,知道在他眼里,很多朝廷大臣真的就像一群猪。

袁世凯对自己自诩相当之高,否则后来也不会想到称帝。因为他的确觉得自己有资格当帝王,不过很明显那时是真的过于膨胀,膨胀到有些湖涂。

而在李谕看来,有些王公贵族其实连猪都不如。

zw443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