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伯尔尼来信

爱因斯坦想要闪身出门,却被局长再次一把拉住:“爱因斯坦,你今天就要完成它,因为客户已经投诉到了我这里。”

爱因斯坦颇为无奈:“局长,实际上我今天约好了伯尔尼大学的克来纳教授会面。”

局长问道:“是关于物理学?”

爱因斯坦坦诚道:“是的,局长。”

局长说:“如果我是你,肯定会先做好手头工作,因为这是你的职责,也能够让你养活自己以及家人。至于业余的事情,要在完成工作后去做。”

爱因斯坦没办法,毕竟局长平时对自己不错,只能照先他说的做。

两个钟头后,爱因斯坦火急火燎跑到了一间咖啡厅,对一名教授说:“克来纳教授,对不起,我刚刚下班。”

克来纳很无奈,说:“如果不是为了绅士的礼仪,我已经离开。现在见到你了,很好,可我要告诉你,距离会面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小时零7分钟。”

爱因斯坦说:“事实上,克来纳教授,提到时间,我对时间也有很多思考。”

“时间?”克来纳教授反问道,“你是说你又要探讨工程学、如何制造钟表吗?这倒是符合瑞士的风格。但很可惜,不守时的话,做不好钟表。”

爱因斯坦连忙说:“对不起,教授,我承认是我的错误,但请您一定好好看看我这篇论文。您知道的,没有导师或者教授的签字,很难发表在正规的学术期刊上。”

克来纳教授生气道:“如果你守约到来,我肯定会看,但你已经平白多浪费了我一个小时零,哦,一个小时零8分钟了。抱歉,我要离开!”

爱因斯坦恳求道:“请您给我一分钟,我很快就会把论文的开题报告给您讲明白。”

“一分钟?”克来纳教授说,“好,我就听你一分钟能说出什么。”

爱因斯坦整理了一下思路,抓紧说道:“教授先生,所有人都认为光是波,对吗?但我能证明当光从任意一处传播时,是由有限数量的能量量子组成。更有趣的是,这些能量量子只能被整个产生或者吸收。”

爱因斯坦一口气说完,然后喘了口气,笑道:“教授您看,我用了还不到一分钟。”

克来纳教授思索了一下,问道:“你到底想说什么?”

爱因斯坦说:“您还记得菲利普·来纳德先生写的关于光电效应的论文吗?他发现了光电效应,虽然他猜测有时候光可能不是波,但无法解释为什么会这样。”

菲利普·来纳德是个有意思的实验物理学家,他其实有机会成为不少重要物理发现的第一发明人,不过总是慢了一小步。

他错过了阴极射线也就是电子的发现、错过了x射线的发现,还错过了原子模型。

也就是说,来纳德自己先后发现了阴极射线带负电;制造了仪器差点拍出x光照片;后来又发现高能阴极射线能够穿过原子,并从这一现象出发正确地推断出原子内部的空间相对来说是空虚的。

听上去都是超级牛叉的发现,不过……

电子最终的发现权落在了汤姆逊身上;x射线的发现则让伦琴成为德意志的物理学泰斗;卢瑟福通过a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后人普遍接受的原子有核模型!

全都是诺奖!

对了,来纳德在研究光的发射时,还曾正确地推测光的发射与电子的释放和回归有关,但很可惜,没他有更进一步继续研究。

这个后来是啥?

是量子力学大老玻尔提出的能级轨道啊喂!

还是诺奖!

并且一个个都是诺奖中含金量最重的物理学奖!除了卢瑟福

两年前,他又又又通过试验发现了光电效应的正确性质:光电效应的产生只与光的频率有关,与亮度无关。

所谓光电效应,简单说就是光在照射金属板时,会产生电流,即“光生电”。

但来纳德的实验证实如果频率不够,光的强度再大,也不会出现光电效应。而如果频率达到,哪怕很弱的光强,也能产生光电效应。

这与大家的常识完全背离。

或者说,与光的波动说完全背离。

眼前伯尔尼大学的克来纳教授自然看过菲利普·来纳德的论文,摸了摸胡须对爱因斯坦说:“你继续讲下去。”

爱因斯坦说:“这就是我的论文内容。来纳德无法解释,您猜猜谁能解释?”

克来纳教授看向爱因斯坦,问道:“你?”

“对!”爱因斯坦说,顿了顿感觉这么说不妥,又补充道,“不对!应该是普朗克教授!我认为我可以用他的普朗克常数来解释光电效应,并证明光实际上有二元性。”

爱因斯坦说完后,把论文递给克来纳教授,然后面带喜悦地看着他。

克来纳教授扶了扶眼镜,只看了看爱因斯坦论文的开头部分,就说道:“二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