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白眼观天下

王先谦差点坐不住了:“就是说,以后我的岳麓书院里要教洋人的歪理邪说?”

按察使张鹤龄笑道:“书院哪里分你的我的,是全省的。而且山长也说了,既然朝廷有要求,当然要遵照朝廷的意思办。”

熊希龄加了一句:“也是为了岳麓书院不至于衰败。”

“放……什么厥词!”王先谦差点爆了粗口,“学洋人的东西,才会让我圣洁书院堕落下万丈深渊!”

赵尔巽喝了口茶:“本督已经下了决定,就按帝师意思来。将来有了岳麓书院的金字招牌,不怕我湖南的大学堂会比其他省份差。”

王先谦大怒,他本来就抵触维新,如今维新派最热衷的新学却直接怼到了自家岳麓书院里,实在无法接受:“书院绝不接受如此荒唐的举措!”

“哎——”赵尔巽说,“今后山长您还是岳麓书院的山长,只不过名头换成了大学堂总办,这名字也好得很嘛!”

王先谦气得脸通红:“抚台大人,如此唐突的决定,实在是让我学院学子们寒心!”

熊希龄咳嗽了一下:“提到学子,既然是新学堂,此前崇尚西学、推举维新而被退学的学生,也要重新招录回来。”

王先谦彻底忍不了了:“断然不行!如果抚台大人如此做,我这山长绝对不会再担任!”

赵尔巽巴不得他走,但还是假装挽留了一下:“山长要三思,岳麓书院离不了您。”

王先谦看得出赵尔巽更加接纳熊希龄的意见,起身道:“道不同不与为谋,在下无法忍受,恕难继续执掌书院!”

赵尔巽立刻假装特别难过:“山长,没了你,书院恐怕难以为继。”

王先谦哼了一声,指着李谕说:“不是还有这位鼎鼎大名、让洋人都佩服的帝师吗,你们找他吧!告辞!”

王先谦甩手走出了巡抚部院。

熊希龄终于忍不住了,哈哈大笑起来:“抚台大人,您装得太像了!”

赵尔巽轻松道:“多亏帝师妙计。”

李谕连忙摆摆手:“不过顺水推舟。”

这位赵尔巽是个比较复杂的人,现在如此推崇西学,其实是因为他认为西学对大清有用,并不是因为接纳维新或者革命党人。

后来他总督东北,还和张作霖一起屠杀革命党人哪。

另外此人在民国时期还做了件大事:组织编纂了《清史稿。

只不过在接纳袁世凯编纂清史的邀约时自称:“我是清朝官,我编清朝史,我做清朝事,我吃清朝饭!”

并自诩为三国时的关羽“降汉不降曹”。

可是他的做法仍旧遭到了许多清朝遗老的谴责。

熊希龄再次提到了李谕办学的意愿,赵尔巽迅速应允:“上一任督抚即着手兴建中小学堂,如果帝师有需要,直接辟出一所给您便是。”

如此一来倒是简单了。

湖南确实一直对教育很上心,此时不缺中小学堂。

赵尔巽对熊希龄说:“熊大人,这些事归你管,届时选一所体量大的。”

李谕没想到事情推进地如此简单。

如此一来,在国内中小学堂的布局基本完成,就等落成了。

离开巡抚部院,熊希龄带领李谕来到自己的府中住了一天。

翌日,黄兴就找上了门。

“帝师,这么快就见面了!”黄兴道,“今天适逢本人三十岁生日,不知可否请先生到本人住处一叙?”

对方盛情相邀,李谕想也没想就回道:“这么巧?荣幸之至!”

黄兴说:“太好了!帝师,请!”

两人快到黄兴住处时,李谕勐然回想起来,黄兴好像就是以自己生日为借口组织策划成立的华兴会。

到了门口,黄兴和一人对了暗号,才进了院门。

再加上一个熟悉的人影出现,李谕更能确定,因为面前赫然是年轻的宋教仁。

宋教仁对黄兴说:“冈本兄,这位就是帝师?”

李谕愕然:“冈……冈本?”

黄兴给李谕解释道:“进了这个院门,就不可以用真名字,冈本便是我在院中的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