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启迪

李谕笑道:“是我给你打下手。”

早期谷氨酸钠的提取并不复杂,最开始用的是海带,但海带中含量很低很低,十公斤只能提取0.2克,根本没法商业化。

常见食品里,最富含谷氨酸钠的是小麦麸皮以及豆类。

而且小麦和大豆相比海带比较便宜。

这时候的方法比较原始,使用的是化学提取。

——至于后世,已经用上了微生物,效率高还无污染。

不过目前李谕他们只能用笨方法。

如果有了目的,并且是可靠的目的,对于化学家来说,提纯的难度并不大。

毕竟又不是研究味精的化学组成。

没几天,他们就搞出了成果,虽然纯度非常一般,但多加一点就没有问题。

现在只是当个临时的试验品,并不是最终产物,那还要花一些时间。

虞和钦下厨炒了一桌菜,和钟观光吃了加谷氨酸钠的菜后,瞬间眼睛发光:“原来我做饭这么好吃!”

李谕笑道:“还差不少,仍旧需要继续提纯。”

虞和钦此前做的试验基本都是自己瞎摸索的,他还没有去日本深造,所以化学知识尚且很低。

但李谕给他说了几遍实验过程后,立刻明白道理,再加上几天的共同研究,学到了不少现代化学知识,当即表示这段时间要把时间头投入谷氨酸钠提纯上。

而李谕先带着试验品找到了酱业大王张逸云。

当他听说李谕能够提纯制造出一种非常“鲜”的东西时,非常难以理解:“帝师大人,我知道您懂得最先进的洋人科学理论,但您所说的‘鲜’,我着实无法想出是什么味道。”

李谕拿出一包谷氨酸钠,“张老板可以用今天中午的伙食一试。”

李谕的名气太大,张逸云不得不重视,把这包味精交给了后厨。

今天中午的菜做出来后,伙计们吃后果然纷纷称赞。

张逸云自己尝了几口也发现有一种独特的好味道。

“这是什么东西?如此神奇,也是洋人的吗?我还以为洋人不会做饭,看来是我孤陋寡闻了。”张逸云说。

李谕笑道:“现在洋人还没有哪。话说有没有兴趣以后一起生产它?”

“非常值得!”张逸云本来就是搞食品的,明白这东西的市场潜力,“但我还有一些问题,它的价格几何?”

张家生产的酱料,价格并不低。

李谕说:“我的目的是要做就做低价,让更多的人能体会到食物的鲜美。因为我们国家的穷人太多,很多人吃不饱饭,能吃上饭的也都食之无味。”

张逸云赞道:“不愧帝师!实属高义!”

李谕说:“坦白讲,我不会在对国内的经营上面寻求什么盈利。”

看张逸云有点犹豫,李谕立刻补充:“但这种产品可以经销海外,比如日本国,能够有非常可观的收益。”

张逸云的眉头立刻舒展开:“帝师好谋略!如果能挣日本人的钱,当真更让我敬佩,就凭这一点,我必须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