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二章 赴约

李谕连忙摇摇头:“非也非也,是友好交流。”

杨士骧哈哈笑道:“你如果能友好交流,那我真是服了气。”

严复说:“杨大人写个手令,我们到时候交给当地县令,避免冲突。”

杨士骧说:“都是读书人,有这个必要吗?”

严复叹道:“读书人急眼了也会打人。”

李谕尴尬道:“不会到那种地步,都说了是友好交流。而且再怎么俺也是山东人,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哪有动手的可能!”

杨士骧说:“还是按照严先生说的,加一道保障吧。曲阜孔家在山东地界可不是小家族,该有的重视要给足。”

拿到杨士骧的手令,几人继续沿着官道去曲阜。

此前皇上动不动亲自来曲阜祭拜一下孔子,乾隆本人就来过,所以从济南到泰安岱庙、曲阜孔庙的路修得比较好。

只不过本来曲阜可以很早就通上铁路,却遗憾错过机会。

京沪铁路的北段,也就是津浦铁路马上就会动工,勘探工作都做好了,初期的规划中就是要经过曲阜。

如果大家翻看地图就能看出来,京沪线纵贯山东,按照地理,京沪线过济南,向南再经泰安后,一路向南就直指曲阜。

但实际上铁路却在曲阜生生拐了个弯,向西绕到了兖州,然后又绕回来继续向南。

本来是必经之路的曲阜,却完完整整被绕过去了。

原因吗,就是因为衍圣公孔令贻听说要修铁路,以“震动圣墓”、“破坏圣脉”为由向朝廷呈文,请求津浦铁路绕过孔林,免扰他祖宗的安宁。

慈禧太后在见到呈文后,立即批示:准!

哎,这位老人家当初也是害怕铁路的。

津浦铁路因此改线,自泰安南下后从磁窑镇迤逦绕向西南,至兖州后又掉头折返东南至邹城,曲阜便处在这条弧线之中。

绕圈的铁路就像开了一个玩笑。

只不过孔令贻自己都想不到却把整个曲阜都开进玩笑去了,没了铁路,就导致此后曲阜交通闭塞、商贸难行、社会与经济发展受制多年。

难道他就不知道当年京杭大运河衍生了两岸多少富饶的城镇,都是交通命脉的力量。

可叹衍圣公却以一个完全莫须有的名义拒绝历史的馈赠。

当然了,此后很多想来曲阜玩的人都会发现新修的高铁站又建在曲阜了,也就是曲阜东站。

话说曲阜是属于济宁的,反而济宁一开始没有高铁站……这在山东也算是个老梗。

三人到达孔庙外,并没有人来迎接。

吕碧城说:“看来是要给我们个下马威。”

李谕说:“不一定,毕竟人家是衍圣公,超一品,地位在那摆着,否则他也不会写信让我们动身过来。”

吕碧城问:“我们进去该怎么做?”

李谕说:“还能怎么做?当然是先去祭拜孔老夫子。”

三人刚想进去,却被人拦住。

李谕对他们说:“我就是李谕,受衍圣公所邀而来。”

门口的人并不太看重科学成绩斐然的李谕,直接审讯般问道:“他们两人哪?”

李谕说:“你们竟然不认识?这位是大名鼎鼎的严复先生,这位则是京津两地的大才女碧城姑娘。”

门口的人指着严复:“他可以进去,但女人不行。”

李谕笑道:“这你们就不懂了,我哪,不懂经学,而此地又是经学圣地,生怕有什么听不懂的,所以专门请了这位大才女做翻译。”

门口的人疑惑道:“翻译?”

李谕说:“是的,还有,我有时候喜欢说几句洋文,也需要翻译。”然后李谕还真用英语说了句“to see, or is the question. but we all have to go in.”

李谕套用了一句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名句,生或者死,是个问题。

门口的人还真听傻了,“你说的什么?”

李谕对吕碧城说:“你翻译给他听。”

吕碧城想不到李谕一遇到问题就有这么多鬼点子,忍着笑说:“他说,见或者不见是你们的问题,但我们都要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