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七章 照相馆

“还是付了吧。”李谕说,他并不想平白无故欠人情。

“哎!”任庆泰说,“帝师不用跟我客气,给您拍了照,说出去对我们照相馆也有好处,自然就会有更多客人光顾,所以我们不吃亏。”

他这么说,李谕也就不再坚持。

李谕指着那些梨园名角的照片说:“想不想拍个电影?”

任庆泰说:“电影?我曾经在前门福寿堂饭庄见过这种就像皮影戏的效果,倒是也在钻研。”

李谕笑道:“那就拍一个,民众会很喜欢,对你的生意应该更有帮助。”

历史上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就是由丰泰照相馆拍摄。

任庆泰琢磨了一会儿:“不知道难度如何。”

但他肯定知道电影会吸引人,而且在这时候看来,似乎摄影理应就是照相的延伸。

任庆泰问旁边的刘仲伦:“你觉得哪?”

刘仲伦就是此后电影《定军山的摄影师,他说道:“如果拍戏曲电影的话,或许达官贵人们会喜欢,但戏曲没了声音,又失色不少。”

李谕说:“可以用留声机在一旁放映声音。”

任庆泰说:“有道理,这么一来,说不定太后也会喜欢。”

李谕说:“民众当然会更喜欢。”

任庆泰说:“那就拍!只不过到时候需要帝师就留声机一事多做指导。”

李谕想起了小时候听过的一句广告词,说道:“我明白,毕竟没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

“帝师说话就是有水平!”任庆泰赞道。

李谕说:“到时影像与声音一起录制,正好还可以做到音画同步,不至于让观看体验太差。”

任庆泰还没想到什么叫做“音画同步”,但感觉是个非常好的点子,说不定真能得到慈禧的喜爱。

“我立刻着手此事。”任庆泰说。

刘仲伦有点顾虑地说:“父亲,恐怕胶片会用很多。”

刘仲伦是任庆泰的养子。

任庆泰则说:“所以你要好好磨炼技术,到时不要手抖。”

艰巨的任务一下子落到肩上,刘仲伦还没准备好:“就怕浪费了……”

胶卷这么贵,他是真怕犯错。

任庆泰却说:“放心干就是。我近期就去联系几位梨园名角。”

他自己都想到了谭鑫培:“要说现在最火的,还得是谭班主。”

李谕说:“我先告辞了,拍摄时,不要忘了叫上我。”

任庆泰拱手道:“自然需要帝师协助!”

——

李谕的《博弈论寄到上海后,张元济非常重视,立刻准备开始排版印刷。反正也看不懂,倒是少了同行审阅的时间。

另外,知道李谕回京,他也把已经整理印出的各科讲义装了一箱寄给李谕。

好在寄过来的数量不少,李谕接着挑出两套寄给天津的张伯苓和严范孙。

两人收到后非常喜欢,张伯苓亲自写了一封回信:

“得见先生入门教科书,可知先生不仅能有高高在上的科学论述,更有接地气的教育着述,深表佩服!为了将来配合先生共同助力教育,我准备与严兄共赴日本,进一步考察教学,回国后我们共襄盛举。”

他们是真的热爱教育。

李谕又拿着几套找到管学大臣张百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