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Science发个稿

他的《分形与混沌让许多人又重新开始讨论起多体问题,但显然三体问题难度太大,李谕准备写一个常规的二体问题。

他在文中首先讨论了讨论几十年前洛希就研究过的洛希极限,以及土星环的形成原因分析。

简单点说就是某颗或者某几颗彗星进入了土星的洛希极限,然后被潮汐力撕碎形成了土星环。

洛希极限在李谕穿越前因为《流浪地球也是个大热的概念。但电影里一个小bug:导演组实际上给错了木星与地球之间的洛希极限距离。

按照计算,由于木星的密度太小,它的刚体洛希极限在自身内部,也就是它不可能把地球撕碎。

虽然流体洛希极限达到半径11万公里,超过了它的半径7万公里。不过这个数值也是相当小了,距离这么近,就不是潮汐力这么简单了,因为地球质量也不算小。

而电影中给出的木星与地球间刚体洛希极限是89万公里,流体洛希极限是171万公里,然后故事主要就是为了避免进入刚体洛希极限而展开。

犯错的原因是导演组大意了,他们把太阳和木星的洛希极限数据套了进去。也就是木星进入距离太阳171万公里距离时会被太阳撕碎的距离。而非木星与地球的洛希极限距离。

不过这种小bug并不影响电影本身的优秀。

——这就是理工男的臭毛病。

哈哈,好不容易有个这么好的电影,又是硬科幻,非要给人家找茬,鸡蛋里挑骨头,亲手毁掉一下自己喜欢的东西。

嗯,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的?

活该单身……

说回李谕的文章,他在讨论了土星通过洛希极限形成土星环后,又提到了木星也会有行星环,但不太容易观测。

然后又讲了讲潮汐锁定。

——目前还没有完整的科学理论研究明白为什么最近的月亮一直只有一面朝着地球。

潮汐的形成前人已经有过一定研究,李谕进行了一下延伸,然后通过数学计算与受力分析讨论了月球已经被地球潮汐锁定,所以才只有一面朝着地球。

按照分析,月球是个扁球体,长轴一直指向地球。

最后,按照李谕每次写论文都要搞点事情的特点。他又提到,按照理论推导,地球的自转速度也在被月球通过潮汐力非常非常缓慢得拉慢,未来某一天可能地球和月亮之间就会互相潮汐锁定,即两个星球就像两个人双手一起拉着转圈一样。

但这个时间会非常遥远,哪怕太阳爆炸那天也不会到来。

所以他在文末又有那么一点中二地加了一句中国话:那一天的到来,就将是山无棱,天地合。

反正老外挺喜欢中国书法,只不过李谕用写下的汉字水平实在有点low,只能唬一下老外。

另外,他自然还要写一篇文章介绍自己的“移动无线电收音装置”,也就是收音机,从原理上讲了讲三极管对于通信的巨大作用。

这篇文章不仅投在了《sce,也交给普利策的《世界报进行发布,只不过《世界报上删减了技术部分,只留下了最简单的原理以及使用憧憬内容。

许多大老果然非常感兴趣。

首先找到李谕的赫然又是美国另一个超级财阀,石油大王洛克菲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