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电子管专利!

一年算下来就是接近一万美元,按照美国劳工部此后的测算,这个收入绝对能跨入美国前1%3%左右的高收入人群,而且此时美元的购买力已经开始变得强劲。

李谕继续说:“以后觉得不合适,您再离开也没问题。”

李谕很想把别克挖过来,起码他的技术水平一点不用担心。就算不做整车,此后李谕的产业也不会小,更算不得屈才。

别克思忖了好一会儿终于说:“我接受你的邀请。”

李谕高兴地与他拥抱了一下,“有您的加入太荣幸了!”

多个技术大牛,以后能省李谕不少事。

别克说:“我还有一些手续需要给格兰特先生走完,用不了多久我就可以加入你的公司。”

“期待您的到来,别克总监!”李谕笑道,“这段时间我一直在纽约第五大道,您的事情忙完后就可以来找我。”

——

特斯拉差不多也完成了交流电和直流电的转换,然后比较揪心的就是无线电接收装置。

这是个比较困难的问题。

现在发射无线电已经不是什么技术难题,比较麻烦的一个是有效信息的传递,也就是所谓的调制;一个就是如何接收。

还好李谕对这个问题比较熟悉。

首先最简单的接收无线电的解决方案就是采用矿石收音机,这是所有无线电接收设备里最简单的一种。

它不仅结构简单,也不需要用到电池,几乎所有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都可以自己制作。

不过这东西只能供一人收听,而且接收性能比较差。

然后更成熟一些的方案就是采用电子管。

但历史上要到明年才会有人申请电子二极管专利,但二极管显然对于无线电没有太大帮助。

真正能起到作用的是三极管,改动很小,就是在二极管的灯丝和板极之间加了一个栅板,即真空三极管。

但就是这个小改动,不仅让三极管反应更灵敏,能够发出音乐或者声音的振动,而且集检波、放大和振荡三种功能于一体。

因此,后世许多人都将三极管的发明而非二极管的发明看作电子工业真正的诞生起点。

不过此时显然两条腿走路更好。

于是李谕准备二极管、三极管、矿石收音机的专利一起申请一下。

说来电子管的发明也和爱迪生有关系,是他在实验室中发现了所谓的“爱迪生效应”,而且也申请了专利,不过他并不知道原理,所以对后世的电子管专利申请没有形成多少阻碍。

很多人对电子管已经很陌生了,也很正常,毕竟后世已经是半导体材料晶体管乃至集成电路的天下。

不过放在二十世纪初,电子管的作用绝对不能小觑。

相比晶体管,电子管就简单许多了,甚至和搞膨胀螺丝专利花的差不多时间就能搞定。

二十世纪初,美国的科学水平虽然与欧洲相距甚远,但美国已经可以说是个发明的大国度。

所以在美国多搞点发明、申请专利才是正路。

数理科学上,美国还是以欧洲马首是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