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又有不得了的人物

李谕突然说:“或许,我能稍微帮一下。”

来特兄弟还以为李谕是利兰公司的一名工程师:“先生是?”

李谕自我介绍:“本人李谕。”

“黑头发,黄皮肤……你是报纸上那个科学巨子李谕?”来特兄弟说。

李谕说:“就是我。”

“见到你真是太荣幸了!您怎么也会在底特律,是要订购汽车?”来特兄弟说。

“并不是,”李谕说,“其实我是在和利兰先生以及福特先生谈一点技术上的事情,也涉及到了发动机。话说,你们现在是需要一台能够放在飞机上的发动机?”

“您竟然知道‘飞机’这个词语?!”哥哥威尔伯·来特说,“这只是我们私下里的称谓。”

李谕说的是airplane,此后其实基本都简化成了plane。

李谕笑道:“这个词语很贴切不是吗。”

“你也知道我们的飞行试验?”弟弟奥威尔·来特说。

“当然,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李谕说。

现在已经有了一些关于来特兄弟制造双翼滑翔机进行试验的新闻,不过根本没什么人关注。

奥威尔·来特说:“我们经过上千次风动试验,对超过200个机翼进行试验,已经设计出了能够提供足够升力的机翼截面形状,安装这种机翼的滑翔机能够实现1000米以上的滑行距离。但我们却没有精力也不懂发动机,可我们知道,没有动力是不可以的。”

从1900年开始,来特兄弟经过不断钻研,已经在飞机结构、空气动力学上实现了巨大突破,目前这个关口的确到了他们快要进行真正的动力飞机试验阶段。

两人已经开始制造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飞机“飞行者一号”。

这架飞机是双翼滑翔机,但动力飞机自然需要发动机,而市面上根本没有这种发动机。

——好像这么说有点废话,飞机都没出现,怎么可能提前有飞机发动机。

但这个问题确实难住了兄弟两人,没有任何一家发动机厂家愿意冒险提供。

历史上他们是由自家自行车店的一名机械师泰勒搞出的发动机。

来特兄弟一直做的是一家叫做来特兄弟自行车公司的企业。这也没啥好奇怪的,后来一家搞拖拉机的厂子还成了顶级跑车企业——兰博基尼。

二十世纪初的发动机远没有后世那么复杂,许多高精尖的技术并没有使用,就挺“原始”的,制造难度相比之下要小多了。

当然也并非随随便便就能造出来。

李谕是懂发动机的,他说:“我能给你们想想办法搞一台发动机。”

“你?”来特兄弟惊讶道,“你也会做发动机?”

李谕说:“试试应该问题不大。”

正好李谕现在研究的就是传动系统,李谕继续说:“我想你们的需求就是一台重量低、并且能够与机身两侧螺旋桨进行链式链接的发动机吧?”

奥威尔·来特惊呼:“你竟然对我们的飞行器构造如此熟悉!”

李谕笑道:“要是不熟悉,我也不敢说这话。”

也是巧了,很多人可能见过来特兄弟飞机的照片,但很多人并不知道的是,来特兄弟这架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飞机用的气动布局竟然是鸭式布局。

要知道后来美国飞机一直采用的都是常规布局,美国的各种战斗机同样是常规布局,包括波音等企业生产的民航客机用的也是常规布局。

后来是二战前期苏联工程师发现,如果把水平尾翼移到机翼前方,就可以用较小的翼面达到更好的操纵效能。

这就是所谓的鸭式布局,挪到前面的水平尾翼就叫做鸭翼。

之所以叫做鸭翼,是因为人们觉得这种飞机像飞起来的鸭子。但李谕实在是看不出来哪里像飞起来的鸭子,难道是因为从来没见过会飞的鸭子?

这种布局咱们熟啊!

咱们的战斗机设计很多理念是继承自苏联的设计思路。而且到了李谕穿越前,已经可以说青出于蓝。像歼10、歼20就是用的鸭式布局。

多说一下,歼15并不是鸭式布局,也不是常规布局,而是三翼面布局。这么设计是为了融合鸭式布局和常规布局的优点,可以提供更大的升力,提高战机起降能力,增强可靠性,毕竟人家歼15是航母上的舰载机。三翼面布局设计难度也很高。

总之,鸭式布局虽然在战斗机上很好用,但相应的设计难度很大。

后世的航空理论何其发达,而且是在先有成熟的常规布局后,苏联工程师才开始搞的鸭式布局。

来特兄弟上来就用鸭式布局,的确是更难搞。

不过毕竟是早期的尝试阶段,没什么可说的。

甭管什么布局,能飞起来就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