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发明之争

所以大部分试验都不是爱迪生做的,只不过成果归在了他身上。

爱迪生做发明的最大原动力就是为了商业价值,他平时主要的工作是和媒体以及上层人士交流沟通,进行自己发明创造的推广。

后世人们只知道爱迪生,却很少有人知道门罗公园实验室这种“发明工厂”。主要是因为自古以来,人们更喜欢的都是孤胆的英雄、落魄的天才艺术家、逆境中力挽狂澜的智者。

就连后世看电影,都是英雄们靠自己的力量战胜犯罪分子,最后时分警察才会姗姗来迟收拾残局。

如果把故事换一下:警察是依靠团队力量破获了犯罪团伙,剧情就会索然无味。

同理,大家喜欢的是在昏暗烛光下,蓬头垢面的爱迪生一个人在简陋的房间里进行第1023次灯丝实验,然后激动人心的展示出点亮人类文明的灯光。这样的画面显然比门罗公园实验室里一大群精英在进行不同材料的灯丝实验,然后把实验报告递给爱迪生,由他选取一项数据最好的材料更具吸引力。

孤胆英雄的故事流传更广。

类似的道理有很多,即便是苹果公司的传奇乔布斯,事实上对于技术的了解也非常有限,当然,他的才华不在这。但苹果最初的第一代和第二代电脑的确都是由苹果电脑联合创始人斯蒂夫·盖瑞·沃兹尼亚克开发出来。

包括咱们国家的马云,虽然是互联网公司的大老板,但他也不懂编程。

只能说,大家印象里的爱迪生更像是个故事,与事实上的爱迪生并不一样。

sierra弄好实验室后,李谕准备先把给福特及利兰先生约定好的四驱系统以及电磁打火系统搞出来。

电磁打火系统原理并不复杂,主要是目前的设计理念与后世有着明显差距。

考虑到现在发动机的设计还是有点原始,李谕准备采用电动起动机的方式进行过渡,当然,这本身就是个巨大的创新,历史上要到几乎10年后才会出现。

后面应用成熟后,自然而然就可以继续设计出钥匙直接启动,这就是更加完善的一套电子启动方案。

至于四驱系统,李谕完全就是发挥自己当年机械设计专业里的本事,设计出关键部件万向节。

设计方案他很熟,甚至上学时还用软件进行过3d建模,当年只是小作业。

但手工制作的确废了一番功夫,好在自己之前也动手做了个差速器。

总之动手能力还是要加强。

进行了几次测试后,作为初代产品就可以试装原型车了。

但李谕在此之前还要进行专利申请以及注册个公司。

这就需要拜托sierra了。

“专利的事情好办,毕竟样本都做出来了,通过申请不是难事,”sierra说,“至于公司嘛,你需要想个名字。”

李谕想了想:“现在大家好像都喜欢用自己的名字,不如直接就用首字母,ly公司。”

sierra笑道:“你还真是会偷懒。”

也不算偷懒了,只是幸亏李谕名字简单,不然此时拼音方案还没出来,又要解释一番。

李谕说:“这算是个母公司,以后为了方便,还可以继续注册一些子公司具体执行。”

“原来你还懂办企业,”sierra说,“这种方式的确可行。”

李谕说:“也就知道这么点而已。”

sierra说:“你野心似乎还不小,听起来就像大型集团公司的雏形。”

李谕笑道:“八字还没一撇哪。”

李谕看着手中的图纸和方案计算书,突然想到了瑞士专利局的爱因斯坦,话说,以后要是在瑞士申请专利,找他会不会好使点……

这画面真是太有冲击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