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名人扎堆

和平饭店的位置非常优越,就在外滩核心位置,隔江相望便是东方明珠。

李谕下车后看向对岸,现在当然没有什么东方明珠,更没有陆家嘴一说,整个浦东基本都是荒野之地。

谁敢想一百年后这里会有何其翻天覆地的变化。

李谕望着江对岸出神时,史量才说:“先生,你怎么了?”

李谕回过神:“没什么,我就是觉得景色很美。”

史量才指着李谕身后笑道:“美的在这边,您晚上最好来看看,电灯亮起来简直如痴如幻,很难想象现代科技能打造出仙境一般的景色。”

李谕说:“我还是觉得另一边更美。”

史量才道:“那边有什么好看的?哦,我知道了,您是觉得黄浦江景色不错吧,嗯,确实不错。”

李谕知道也没法解释,于是笑了笑:“我们进去吧。”

三人来到一处房间,蔡元培带着几名学生欢迎道:“是李谕先生吧,和报纸上说的一样,真是年轻有为。自我介绍一下,本人蔡元培,字鹤卿,久仰先生大名。”

李谕同他握手道:“蔡教习二十五岁便登科取士,同样是年轻有为。”

蔡元培笑道:“旧学而已,何足挂齿。”

然后指着身边几人道:“这些都是我在南洋公学经济特科的学生,敬仰先生,特来拜看。这位是黄炎培,字任之;这位是谢无量,字大澄;这位是邵闻泰,字仲辉;这位是李叔同,字息霜。”

好家伙,今天真是见了不少名人。

黄炎培后来是轻工业部部长;

谢无量在诗、书、文都是一代大家,以后做到中央文史馆副馆长。

而邵闻泰另一个名字大家更熟悉:邵力子。

至于李叔同,更不用说,恐怕所有人都听过他的《送别吧。

几人目前都是蔡元培的学生,一起拱手道:“见过先生!”

李谕也回礼道:“幸会幸会,对了,我如今也有字,是太炎先生所取,为疏才。”

章士钊讶道:“竟然是太炎先生所取。”

眼前这批学生真是不得了。

当然喽,南洋公学发展到以后本来就很厉害,多的不用说,只需说出它在后世的名字就足够:上海交通大学与西安交通大学。

清北复交,榜上有名。

蔡元培道:“先生研究的是中国人最不懂的科学,可比我们这些文人厉害多了。”

李谕道:“先生做的教育事业同样关乎国之命脉。”

史量才也是李谕的铁杆支持者,说道:“现在哪有几个懂洋人学问,所以我才不遗余力报道。虽然本人愚钝,看不懂李谕先生的着作,不过单看西方报纸的反应就知道绝对非同小可!我看今后先生也有机会得那个诺什么奖。”

几人纷纷称是,蔡元培叹道:“这方面人才我们真的太缺了!如果中国也有百万科技人才,何愁国家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