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佬聚集地!

鲁迅带头开始鼓掌:“先生说得太好了!”

鲁迅侧头对旁边的厉绥之说:“绥之,别犹豫了,以后也和我一样,咱们学医吧!医国先医人!”

厉绥之使劲点点头:“我决定了,就学医!科学太深奥,但医学也是西学,对我而言更有切实意义。”

鲁迅拍拍他的肩膀:“没错,就像李谕先生所说,脚踏实地,慢慢追赶。我们所有人联合起来的力量不就大了,每个人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

厉绥之以后确实成了一名医者,而且是中国第一代西医,甚至创办了浙江医科大学、杭州红十字会。

不过说好一起学医的鲁迅嘛,嘿嘿……

李谕今天讲得不算多,不过眼下的确没有几个中国人懂科学,学生们直接留住了他,都想多问问。

陈寅恪问道:“先生认为西学是否与中学有对立?”

李谕说:“其实‘西学’一词本来就不对,学问没什么中西之分,都是人类共同拥有,不然火药是咱们发明的,不也是被西方人用得更明白。”

陈寅恪是绝顶聪明的人,一句话后就心中一通百通:“我明白了。”

鲁迅甚至也问道:“医学在西学诸科中,难度是不是相对简单?”

这是迅哥想要“投身”的科目,当然比较关心。

李谕笑道:“没有简单的科目。严格讲,医学可以说代表了科学在应用方面的最前沿,尤其是现在。”

李谕所说的“现在”不仅仅是眼下的二十世纪初,也包括了二十一世纪。

而且在西方,学习最好的人很多往往都是去学医的。

甚至美国的本科阶段压根没有医学专业,必须要研究生才可以学习医学,对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不过好不容易见到鲁迅,李谕忍不住又多问了一句,“先生已经决定进入医学领域?”

鲁迅坚定地点点头:“这是我的理想,我要医治中国人!”

李谕竖起大拇指:“伟大!”

但却心想:你以后肯定就走上别的路子了。

不过学学医学之类的现代科学对于成为一个优秀的文人确实感觉还是很有用的。说不定这段求医之路真的潜移默化中深深影响了鲁迅哪。

胡汉民又说:“先生能不能给我举个例子,我很想知道西洋的科学到底有多难。您稍等,我去拿个小黑板!”

李谕看着黑板,想了想说:“好吧,我只需要稍微写几道题目就可以,而且只是中小学的程度。”

李谕随手就在黑板上画了个坐标系,以及一条抛物线,连了几条线,然后写出一个一元二次函数,说道:“这叫做函数,旁边的叫做函数图像,这是最最基础的数学题目。”

下面人看得蒙蒙的,胡汉民问道:“这是数学?”

李谕说:“没错,而且正如我刚才所说,只是西洋学校里最基础的数学题目。”

胡汉民又问:“这东西有什么意义?”

李谕笑道:“当知道它具有什么意义的时候,才说明真正明白为什么学数学了。”

胡汉民闭起双眼,长叹一口气:“我知道了!我也知道以后该做什么了,实在想不到,原来我们差了这么多!如此看来,我已经晚了,今后只能想办法让中华的少年们尽早开始学习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