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苏轼的传承

白玉笔杆振动了一下。

只见白玉笔杆上那一道白色的光带缓缓的脱离笔杆,化作一个散发着莹莹白光的小点,朝着姜祁的眉心飞来。

相比短刀和十八子传递传承的方式,白玉把杆可以说非常的人性化了。

既不会突然袭击,也不会频繁的催促,而且还会很灵性的等姜祁有时间了再接收奖励,总之就突出一个善解人意的佛系。

看看人家,在看看你们两个,能不能提升一下用户体验?

姜祁日常鄙视了一下短刀和十八子之后,放空心神,准备接收完成苏轼执念后的奖励。

伴随着光点缓缓的没入姜祁眉心,姜祁眼前的场景也变了。

“凡习字者,必从执笔学起,若是执笔出错,则再无登堂入室之机。”

姜祁发现自己位于一个典雅的书房内,窗外阳光正好,照的书房一片通明。

面前站着一位高冠博带的中年男子,身侧有一个木板,上面挂着一张纸,纸上是方正的楷书,正上方是三个大字。

“乐毅论。”

这时,姜祁带入的这个视角下移。

是一个小孩,规规矩矩的跪坐着,面前是一个带刮板的沙盘,以及一根比筷子粗一些的木棍。

除了姜祁带入的这个视角,旁边还有一个小一些的孩子,二人面前是一样的布置。

只是旁边那个小孩面前的沙盘上并没有沙子。

“轼儿,你执笔已成,今日便开始临摹这一篇王羲之的乐毅论,等有了几分火候,便可以用毛笔来练习了。”

中年男子先是对姜祁附身的这个孩子说罢,而后看向旁边的孩子。

“辙儿,今日你继续练习执笔。”

“是,父亲。”

两个孩子乖乖的应下。

姜祁看到了一双稚嫩的小手,用非常规整的姿势握着木棍,开始在沙盘上临摹起眼前的乐毅论来。

看到这里,姜祁大概明白了,苏轼的奖励,恐怕就是他的书法。

这让姜祁有些惊喜。

毕竟这可是苏轼的书法精要!

姜祁早就有了苏轼并非玄修的准备,而在除了玄修之外的奖励上,这可谓是最上等之一了。

就在姜祁思索的时候,眼前的场景开始加快,同时一道道影子映照在姜祁的脑海。

豆豆飞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