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朝堂之争

御史咬牙硬撑“臣不敢只是自百姓口中所收集到的公主言行,已是十分详细了。百姓自然无从得知那男子的姓名,至于相貌,这不重要。”

皇贵妃道“本宫觉得很重要。倒是御史择婿,应当不以貌取,德性,比较重要。”

百官一阵强憋着的笑声。皇贵妃太彪悍了,故意把“德行”说成“德性”,御史还无法发作。

大周天子拿着另一份奏折,闷头插了一句“朕觉得,其实湖阳当街喊的这些话挺好的,对控制灾情、安抚民怨有雷厉风行之效。可圈可点,颇有雄风。”

“哦”有太监将奏折拿给后面的皇贵妃,皇贵妃轻启樱唇,念道,“本宫绝不会置百姓安危于不顾陛下,这说得多好啊,本宫,本宫,深感欣慰”

“佞臣斥责公主失仪,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不得低头”皇贵妃化身嘤嘤怪,“陛下,这不是佞臣,这是千古良臣啊”

大周天子一唱一和地点起头“朕也觉得,此言堪称言官典范。至于骗捐什么的,这太扯了,总不能叫黄州府把募捐的银两退回去,再找人补上吧”

“哪补去本宫可没钱,自然是谁说骗捐,谁来补上。”皇贵妃跟话家常一样念叨着,“黄州府募集了十万两赈灾银子,闹着玩呢圣上允了,黄州府自然就不是骗捐。圣上不允,那才是失信于百姓,天家颜面无存。”

百官一片寂静,这场由天子和皇贵妃共同上演的双黄境界太高了,招架不起。

御史快要爆炸了,再说下去官职就要被人取代了。那个跟公主耳鬓厮磨的小厮,都被说成言官典范了

“圣上”御史伸手摘下帽子,托冠大声道,“臣的冠可以掉臣的头颅也可以掉但是如今黄州竟到了百姓对公主顶礼膜拜的程度,而太子在民间毫无威望,臣以为,不妥”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图穷匕见,这才是今日真正的目的。

顿时满朝哗然。

天子健在,太子派官员要求提高太子在民间的威望,想干什么为改朝换代做准备

没有天子的首肯,太子开府建牙之后也只能低调行事,不敢在民间有半分威望,否则就会有谋朝篡位的嫌疑。扶植太子的事情原本也不急,毕竟当今天子春秋鼎盛。但是忽然间天下大乱,湖阳公主又那么高调,第一次下山就办大事,太子派官员自然就有点儿接受不了。

大周天子“嗯”了一声,似乎接受了御史的谏言,在仔细考虑。

如果公主可以毫无忌讳地在民间大展拳脚,威加宇内,太子却被压得那么低,似乎是不太合适。百官今天想要争的,就是这么回事,太子乃是国之储君,在民间威望还不如公主,像话吗或许是应该给他一些权力的时候了。

御史见目的已经达到,是时候退一步了,于是进一步进言“公主年幼,言行稍有不慎,也是常情。公主在黄州赈灾中的功绩,微臣同样肯定。只是黄州府有意蛊惑,安排百姓大搞排场,一味的阿谀奉承,其心可诛”

退一步,肯定公主的功绩。公主飘了,但这是由于黄州巡抚阿谀逢迎,公主只是犯了年轻的错而已。把罪名推给太师派,完美。

吏部侍郎卓大人跳出来得比礼部官员还快“臣有异议”

“卿家请讲。”

“自古未有公主赈灾湖阳公主恰逢其会,黄州府没有可供参考的仪典当时黄州巡抚杜玉峰已经鏖战多日,根本无暇顾及微末枝节,百姓又怎么能搞清参拜公主的礼节因此本官认为,黄州府所发生的一切都情有可原。”

“嗯。”大周天子觉得差不多了,大家各退一步吧。

皇贵妃看着奏报,忽然抓住了这个话头“百姓是怎么喊的怎么就于理不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