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联盟正在疯狂吸血

那就是人口。

这段时间,从特米尔4号、5号上,联盟已经转运出来了三亿多人口,这不也是15亿吗?

更何况,顾航从来不把一个人的价值当5块钱看。

一个人口,一生能够创造的价值,远远比这个数字高得多。

这些人口,目前还在钢翼星上,目前在为钢翼星的军事建筑修缮、轨道炮要塞修建出工出力。

到后面,运输能力提升了,或者前线压力小了能腾出来一部分运力了,这些人以及后续会转运过来的人口,只会在钢翼星留下来一小部分作为这座星球的人口补充,大头都会迁徙到天马星区之内,补进各个世界中。

三亿人,也只是一个开始。

特米尔4号、5号,包括未来有可能更进一步打到金关星区内部的其他世界,都不适宜有太多的平民生存了。

这些人口,都将尽可能的向天马星区转运进来。

科罗嘉的人口承载力已达上限,甚至远远超过了;但怒枭星的人口承载力还有空余,红箭星、法彻斯三星也都有。

至少在扩充到八百亿人口之前,天马星区都还不至于过于拥挤。

实在不行,还可以往七马地的其他星区安置。

而除了财政之外,经济生产增长大头就体现在军工业上。新的船坞,在飞翼星、在怒枭星的星港内纷纷完成;泰坦、骑士机甲、反馈式动力甲、lr和hs系列的步枪、雄狮、狮王的生产线,也全都在加紧扩产能。

未来,将会有更多的舰船、更多更好的陆军装备,被生产出来。

更别说,这还只是经济财政上的账,还没算恩赐点数呢。

高速的经济发展,会带来每月恩赐点数的增加。

现在,联盟本土提供的收入,已经达到了3.6万/月,对比战前有了12.5的提升。

每月恩赐收入的增长,并非是线性增长,不是一个人给一点十个人就给十点。顾航这么久了,大概摸清楚,这应该是按照某种里程碑增长的模式,达到一个增长指标,提高几点的模式,不会无限膨胀。

这让顾航有点可惜,不然按照早些年他刚刚落地的时候算,几千人就能给几十点恩赐;现在实控600亿人口,那不得给他一个月几亿点恩赐?

但就算是不去做这个梦,另外有一点倒是顾航没想到的。

七马协约签完之后,另外六马地,79个世界,全部被系统统计进来了。

他原本以为抠门的系统不会给他算呢!

当然,不可能将这79个世界一千一百多亿人,全给他算进本土。

那本来也不是本土。

只是,顾航当年暴揍黑箭星的时候,系统激活的附庸面板,再度发挥了作用。

79个世界给他算成附庸了,其中大部分的附庸等级,都是lv2左右。

这个级别,意味着分离倾向较高,社会有一定动荡。

少数能够达到lv3,也就是平稳的附庸。也有少数,达到了lv1,也就是分离主义极为顽固。

顾航对此倒是并不意外。

太正常了,本来就不是通过啥正常手段取得的附庸,内部不安定、那些总督或者星球内的本土势力想分离,并不奇怪。

lv2他能接受,只要别大面积的lv1就行,那镇压成本就会比较高。

至于这些附庸提供的恩赐点数,不多,主要是附庸提供的恩赐点数天生会被打巨大的折扣。

但加起来也挺可观了,能达到每个月四千点。

这对顾航的恩赐点收入,多多少少也是个补充。

而恩赐点数还有一个大头,是战争胜利。

不过,自从钢翼星会战结束之后,后面鹰马、雾马各个星球上的小打小闹,给的就不多了。

而当下这场特米尔战役,打得规模虽然大,可现在还没结果,系统也还没给结算。

但可以想象的是,只要打赢,不会少。

(本章完)

dingdi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