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科罗嘉交税

“好!”

在穆迪的解说之下,商延文很快就明白自己来到家乡,第一件要做的重大工作是什么了:

帝国税。

听到这三个字,商延文本能的就是一阵紧张。

帝国税,在他过去的记忆之中,可谓是相当的深刻的。

每一次帝国税到来,以两年为一个周期,就是科罗嘉下巢区的人民,遭受苦难的时候。

各种物资会在帝国税要交的前期,就开始紧缩,食物会变得不够,各种生活物资也会变得紧张,而且每个家庭,都有可能会被摊派上要上交人口的义务。

他的祖父、他大伯、他的舅舅,都被征缴成人口税,并且再也没有能够回来。

他们自己这一家人,运气倒是不错。但想来,如果没有顾总督带领联盟,拯救科罗嘉的话,算起来六年的时间,他们家说不准就要再出个人税,不是他父亲,就是他,或者是他姐姐。

而联盟接手之后,科罗嘉战区化,六年不用缴税了。

到现在,算一算,六年过去了,科罗嘉将再一次回到正常的要交帝国税的情况。

不过,在联盟的治下,帝国税的缴纳,应该不会像是过去那样,会是一个过不去的坎吧?

确实如此。

现在,帝国税已经跟平民没有关系了,完全演变成了政府与企业的义务——那些还没有完成改革的地方除外。但就算是在科罗嘉四十个巢都内,这样的地方,现在应该也不多了。

在完成改革的地方,人民群众被分配了职级,被安排了工作,享受福利与津贴。固然,以现在商延文的学识,他明白,这些福利和津贴,算起来并没有人民群众创造的财富那么多。

但他仍旧清楚的明白,创造财富的机会本身,是联盟政府给予的。

更何况,创造了财富的普罗大众,只有劳动的义务,遵守法律的义务,享受福利与津贴,但并没有税收的义务。他们创造的额外价值,被联盟政府拿走了,那联盟政府就理应向人民保证平静安稳的生活,保证努力就可以拥有上升渠道,保证他们不再会因为不该有的税收而破产、遭受苦难。

在绿蜂街区这个已经初步完成了改革的地方,这个理念被完全的贯彻着。

街区的政府人员,要仔细的盘点街区内一切的生产情况,联通各个企业、工厂、无土种植园等等生产机构,将所有的生产所得部分,完成清点、仓储、运输的一系列工作。

这确实是个大工程。

商延文马上就投入到了忙碌之中。

而这一切,街区政府内,也算是有一定的经验总结的。虽然说是第一次缴纳帝国税,但是过去四年,不用交税归不用交税,但是联盟的体制本身也在运转之中。企业内的生产情况和物资的运转,本身就是政府在强力负责,这些工作流程都是有现成的。

无非就是,在交税季的时候,这部分工作会变得更加繁重一些。

而商延文,在这个过程里也确实的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他对于各类文件、各类事务的处理速度,在度过了初步上手时候的不熟练的时期之后,就变得极快。并且,他还能够通过所学到的管理知识,察觉到他们现在的工作流程之中,有一些低效的、浪费功夫的部分,并能够通过参与实践,提出切实可行的修改方案。

虽然只是一些细节上的工作方式变化,不涉及大的改动,但也确确实实让整个机构的运转,更加流畅高效了。

这也得到穆迪的称赞。

“高材生就是不一样!”

商延文对此很谦虚:“我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也有很多地方还能为联盟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