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飞翼造船厂

像是张凌殿这种家里的条件不好、一路上就靠着自己的本事,靠着各路奖学金、学业贷款一路读上来的,那就压力更大了,毕业了之后就要开始偿还贷款。

对于飞翼星上的毕业生而言,顾氏商行,那可是个顶好的去处,每年的那点招聘名额,是抢破了头的。十五年的长契约、去不知名的外地,那也要去。

张凌殿就是这样来的。

背景清楚之后,他们这一百个人里面做得好的、早就上了联盟组织部清单里面的人才,就开始坐火箭一样的往上升,张凌殿是升的最快的一个,甚至进了总理办公室,成了奥赛娜重要的左右手之一。到现在,更是被顾航给提了出来,独当一面了。

而之所以选他,顾航也是仍旧充分信任【系统】的判断。张凌殿是很早就在【英雄】面板里面被启迪的人才,资质不低,并且升级还挺快的。在忠诚度有保障的情况下,顾航干脆就更大胆的启用了。

在联盟体制之下,‘行星总督’这个位置是不重要的。虽然,在帝国登记中,这是星球的最高长官,甚至可以算是星球的主人。但实际上,在联盟的体制之下,这最多只能算是个荣誉名号,甚至都不算。真正掌握权力的,是联盟政府的行星首长。

而且,联盟的行星首长,跟帝国的行星总督完全不是一回事。

他们纯粹就是联盟政府下辖的行政长官,掌握行政权力。并且联盟政府对于各行星政府的控制,是很严格的,除了行星首长要想向上负责,行星政府的各个机构,比如什么组织部、商务部、发展部、工业部之类的部门,除了被行星首长管辖之外,还要受到联盟部委的垂直管辖。

行星首长对军事权是没有任何权力干涉的;

像是立法、司法、执法,还有像是什么审计、反腐、内务之类的工作,那也是联盟法务庭,是兰伯特这位最高大法官的活儿,跟政府也是理论上独立的,行星首长干涉不了。

在联盟这个中央集权的体制之下,行星首长不存在独立的可能性。

但尽管如此,这个位置仍然很重要。经济发展、行政管理,都要看他。

顾航对于张凌殿还是抱有很大的期待的,不然也不会让小伙子年年轻轻就担当这么重要的职责。

而张凌殿也确实没有辜负顾航的期望。

他的第一个任务,完成得还是很不错的。

飞翼星造船厂作为整个星球上最重大的一项财富,如今已经在张凌殿的执掌之下了。

整座造船厂的产能情况,也被摸清楚了。

飞翼星造船厂大约四年是一个大的建造周期,能够产出1艘音乐家级巡洋舰,8艘驱逐舰,20艘护卫舰,外加各类巡逻舰、民用商船。这一个周期的总产值,能达到300亿税币,平均下来,一年就是75亿税币。

当然,这是产值。实际上,有一些零部件需要采购,大量的原材料、甚至是原材料的加工,都是在其他地方完成的。这些采购成本也是要折算进来的。

但尽管如此,总的来说,每一年的利润也在25亿左右。

飞翼造船厂,是顶住整个飞翼星的绝对支柱产业,不仅顶住了发展度5级的高额税收中的大半,而且让星球上的80亿人口,都能因此而过上相当不错的生活水平。

这个造船厂的价值,不是现在怒枭星上面那个可以比拟的。怒枭造船厂想要发展到这个程度,哪怕有黑科技加成,也要很久才行。

更何况,现在既然都到了手里了,顾航的黑科技也没道理不用在飞翼造船厂上。

【造船厂】的建筑特效可以兑换出来放上去,增长生产效率;可以按照造船厂的蓝图,改革一些不合理的设计;一些本来不能自产的零部件,现在可以自行加工了,不需要再从遥远的地方通过贸易去买、甚至去抢购……

这些都可以提升飞翼造船厂的效率,并且大幅度降低成本。

飞翼造船厂到了顾航的手上,能够发挥出来效果,会比它原先还要强大上许多。

当然了,就算是拥有了飞翼造船厂,也并不代表顾航会放弃发展怒枭造船厂。

齐头并进不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