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十万恩赐

目前,联盟军队最大的兵员来源,还是怒枭星。新兵营始终保持着有十数万人的规模,需要顾航支付成千的恩赐点,将他们训练完毕。然后当前线的战斗出现减员的时候,相应的兵员补充,和武器装备弹药补给等一系列的东西一起,送进前线,补充到相应的一线部队里面去。

这个肯定不会很久的持续下去。

算上怒熊军团要扩军的部分,联盟陆军的总兵力都要过百万了。不应该只靠怒枭星来做补充。

黑箭星如今已经成为了本土,那兵员就不必要非得保持一个比例了。

实际上,塔迪乌斯已经得令,要在黑箭星上,也建立起来多个新兵训练中心,持续的在黑箭星招募新兵,补充到联盟的军队里面去。

与此同时,还会在科罗嘉上也建立一个特殊的新兵训练中心,专门用于补充进怒熊军团的损失。

不过,这个新兵训练中心之所以说特殊,是因为怒熊军团没有权力直接从科罗嘉上面征兵,就算是强征了,系统也不认,顾航也就没法训练。只能走星界军的后勤补充通道,本质上是将人员,作为帝国税,下发到怒熊军团使用,从而进入到新兵营。

这样一来,这些人就能够被算作是怒熊军团的预备役,从而可以让顾航这个怒熊军团的军团长得以直接进行训练了。

这些兵员,在帝国法令上,也只能给怒熊军团补充兵员用,不可以挪作他用。

总的来说,普通兵员的训练消费,还是不高的,一个恩赐点能训练出一百个T5级的士兵。在三个星球,多个新兵训练基地内,维持二十万人以上的新兵营,以做到可以随时补充前线,那也就不到几千点恩赐的消费,压力不大。

真正算得上是大花销的,还是不死鸟战团的建设。

黑箭星的大决战之中,之所以将十二台骑士泰坦全给消灭了,不死鸟的星际战士们在其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而联盟一方的损失,除了上千台装甲车、近五百台坦克、掉了四十多架风隼之外,不死鸟加起来也损失了六位。

从这个角度,也能看出,骑士泰坦还是非常猛的东西——毕竟七十万一台呢。相比之下,星际战士的动力甲造价也就五万一套;玛廷斯身上那套终结者也就才八十万。

造价当然不等于一切,星际战士最有价值的还是里面的战士本身,而非外面那套甲。

但不管怎么说,造价也能说明很多问题。

星际战士的伤亡,玛廷斯还是会很痛心的。但毕竟跟之前不一样了,现在战团数量的增长是一直在持续的,他的心态也就相对比较平稳。

最近半年,顾航又新训练出了十二名星际战士,外带上千第十旅的特战精锐。

这十二人中,七人还是来自于怒枭星本土,另外五人中,有两个来自于科罗嘉移民,还有三个则来自于黑箭星。

顾航在很多事情上,都是有意这么做的。

对于‘联盟’这一概念的认同度,以及种群的融合,顾航会在所有可以的地方,都尽量的做。

尽管想要弥合两个星球,搞出在原本的‘帝国认同’、‘人类认同’、‘星球认同’、‘族群认同’之外,想要再搞出来一个‘联盟认同’,这一点是有些难度的,而且不是短时间可以做到的。但还是要去做,而且要抓住一切机会去强调。

各种人员的交流政策,官员、军队、乃至于星际战士的选拔,顾航都是沿用这个思路来搞的。

怒枭星是他最主要的基本盘没错,但是毕竟太小了,未来不可能永远只依靠那四千五百万的人口走星海。

扩大基本盘是必须的,而黑箭星就是第一步。

这些人员方面的恩赐点数,一共消耗掉了顾航不到两万出头的样子。

而除了人员之外,他在最近半年,还在【建筑】界面上花了一点。

主要就是工厂的建设。

他在黑箭星上的三个工业中心,一共堆了二十多个民用/军用工厂;怒枭星上的也堆了十个。

这又是三千多点恩赐的消费。

但总的来说,并不多。

他还有七万多点。

他预备留下来两万多,以做应急,剩下五万,他准备全都拿来抽科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