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军事建设

五万税币一台,不含任何其他装备。

而如果算上其他装备,便宜点的爆弹枪和链锯剑就不说了,机动背包、等离子枪或者热熔枪、动力剑、导弹台,乃至于终结者战甲、无畏机甲……这些都一个个贵上天了。

买是行不太通了。

就不提那些别的装备,再来二十台动力甲,价格都要飞到一百万税币去。当时是顾航,要把这帮星际战士绑在自己的战场上,咬着牙给不死鸟的承诺,又碰上了绿皮海盗来袭的事情,这笔钱他的表妹直接给出了,当礼物送了,才算顶得住。

后续再买,价格太昂贵了。

而且买的渠道也很难。

星际战士动力甲不仅贵,而且产能还低。一般只有一些机械教的铸造世界,才有这种生产技术。但关键需求量比较少。

一个标准的星际战士战团,满编也就一千号人。再算上可能会预备的一些余量,总需求也就一千五百套、两千套了不起了。

而这种动力甲,也只有星际战士们能穿。

凡人能使用的常规动力甲,跟这个不是一回事。

这么稀少的需求量之下,很多铸造世界有能力产,也不会产太多。少量的买,人家懒得给你造,只能看看有没有余量;大量的买,人家才愿意开动生产,但价格又承担不起。

终归到底,在动力甲这一项上,造不如买完全不成立。

动力甲,以及其他的星际战士专属装备的生产问题,还是要靠自产解决。

无非是多花些恩赐点数的事情。

实际上,这一回顾航也已经下定决心,要抽取一些星际战士相关的科技出来了。在完成了【不死鸟将死】这条事件线之后,他已经可以在抽取科技的时候,定向选择抽出来星际战士相关的科技,这大大减少了碰运气的成分。

科技抽奖的事情,暂且先放一边,顾航又规划了一笔恩赐点,大约在一万五千点的样子。预计能够培养出二十个不死鸟新血。

他们本身也至少需要半年到两年的成长时间,而这段时间里,联盟自产的动力甲应该能够出来了。

就算是造不了,或者造起来不划算,抽出科技来拿黑箱往外拉,那也是可以的。

而这一万五千点恩赐花下去,除了二十个不死鸟新血之外,还有一些附属的好处。

那就是一大堆的T2、T3、T4级的精锐士兵。

T4级的士兵,会放进各个部队里面去。这些在培养星际战士的过程之中,堪称是第一批被淘汰的、潜力最薄弱的小伙子们,在常规部队里,那也是优秀的兵尖子。各个部队会很欢迎他们的到来。

至于T3和T2级的士兵,则全部归入到了第十旅。

这个特战旅,也有四千多人的规模了,全部都是星际战士培养过程中淘汰下来的人。套上联盟自产的外骨骼装甲,他们同样可以单兵使用爆弹枪和链锯剑。战斗力比起正经星际战士来说那差得远,真碰上了,怕不是要让人家开无双随便乱杀。

但他们碰上同样轻步兵的其他正常军队,那也一样能乱杀。

关键是数量差别很大。

毕竟,星际战士就那么几十个,并不是什么任务都能够找得到他们出手的。

而有数千人规模的特战旅,就不一样了。

实际上,第十旅在之前的黑鸟战役之中,已经打出了非常优秀的表现了。多次对重点目标的攻坚,是他们上的,往往也是能够不辱使命,达成目标,避免了常规部队很大的伤亡;还有一些特种空降作战、敌后潜入作战、对敌人的数据传输指挥节点,实施斩首战术,还能破坏敌人的后勤补给中心……

那时候只有两千人规模的特战旅,打出来的作用可比多几个师还管用。

————

4.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