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战争改变的命运

中国人,这里有中国人麻生小树脑海里刚刚闪过这个令他肝胆欲裂的念头,耳际就传来“哒哒哒”密集到令他浑身发麻的枪响。

那是他无比熟悉的驳壳枪的声音。

不算廉价却极其有效的德国制连射火器,中国人的最爱。

无论是在东北或是在华北亦或是在东南,所有战场,从未缺过这种武器的身影。

在200米开外,麻生小树对中国人酷爱的驳壳枪完全可以不屑一顾。

不断跳动的枪口和短短的枪管让他们毫无精准度可言,他就是大摇大摆的站在那里,一口气射空的20发弹匣也无能把他怎么的。

可是,前方黑夜中近乎闪瞎眼的火光提示着他,开火距离绝不会超过40米。

勇猛无敌的日本陆军少尉自然不是傻子,他渴望在战争中改变命运,却不希望在战争中丢掉命。

几乎没经过大脑思考,麻生小树腰腹腿部肌肉本能的发力,向前扑倒。

这是一名老兵最本能的反应,不管地面上是水还是什么,哪怕下面就是还戳着把刀,他也会毫不犹豫扑下去。

子弹才是战争中最要命的,炮弹都不一定比得上。

但,冷血小树还是晚了05秒。

小河之外的中人挖的战壕,距离这里不过30余米。

为了保证一击必杀,带队的步兵连长硬生生的一直等到麻生小队基本都跳入河中才命令射击。

而警卫营,驳壳枪的装备率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五十。

意味着,仅这一波弹雨,少说倾泻了数百发子弹。

麻生小队数十人,包括麻生小树在内,共同分润了这数百发飞翔的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