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1章 四缸?翻一倍

来学习的人学到的都是双缸发动机的构造,这跟四缸发动机还是有差距的。

其实,并不是杨小涛不想搞四缸柴油发动机,甚至在四合院书房的时候,为了挣取学分,四缸柴油发动机的图纸已经设计了大半。

之所以没拿出来,主要是考虑现实情况。

从名字上看,气缸、活塞、活塞环、连杆、活塞销等零件数量增加了一倍,这从单缸到双缸的难度上就能体会出来。

此外像气缸盖、曲轴、排气系统等专用零件的结构也比双缸柴油机的更加复杂,这就使得四缸柴油机具有工艺难度大、技术含量要求更高。

相应的,制造成本也会成倍增加。

现在机械厂这里,双缸柴油机已经可以满足当前的动力需求,根本用不到四缸发动机,你一个拖拉机用什么四缸啊,那不是暴天谴物嘛。

再说了,做一台四缸发动机的时间,物资,可以做两台多双缸了,现在不论是三轮车还是拖拉机都要考虑效率问题。

这也是杨小涛并不急着做四缸发动机的原因。

“小涛,我可是听说了,他们沪上也想要搞三轮车。”

“嗯”

这会儿,杨小涛听明白了。

“计划已经上报了,听说上面正在考虑,毕竟你们做出来的三轮车都要出口国外,国内的空缺需要人来填补。”

刘德辉说着,杨小涛拿起茶缸子慢腾腾的喝水。

这话,要是杨佑宁听了早就站起来拍桌子了。

当初给沪上他们不干,现在看着行情好了,又想来分一杯羹。

虽然这在国内很正常,有限资源充分利用嘛。

但这事落在谁头上,都觉得心里膈应。

“所以,我们需要咱们自己的发动机,不能让人给看扁了。”

刘德辉适时说着,目光中带着期盼。

杨小涛放下杯子,也在思索着。

办公室里,顿时安静起来。

“刘叔,其实这四缸发动机,搞出来,也不过是给现在的卡车换一个心脏,说实在的,还不一定有原先的好,而且生产效率上也未必有现在的多。”

刘德辉听了脸上一塌,但不得不点头。

因为杨小涛说的

都对。

国内已经有一套成熟的制造体系,哪怕是改装的,却也是成规模的行业。

若是陡然不用,这些工厂怎么办

估计就是上级也得考虑一番吧。

最后的结果肯定是,维持原样。

除非加大生产规模,但

军方也不是冤大头啊。

只是想到沪上那里的事,心里就是一阵膈应。

不是不服输,而是不想输给他们。

就在刘德辉略显失望的时候,杨小涛却是从抽屉里抽出一份文件。

“刘厂长,你看看这个。”

刘德辉不明所以,拿起文件看了眼。

“这不是装甲车生产计划吗”

上次他来的时候,三机部的人也在,好像说的就是这事,当时两家的需求都是发动机。

“怎么,这事,交给你们了”

刘德辉诧异着。

杨小涛点头,“这事三机部那里给了我们部,然后又兜兜转转的给了我们机械厂。”

“如今,三机部派来的专家就在机械厂里等着呢。”

“所以,你们要搞这个装甲车的四缸发动机”

刘德辉可是记得,三机部当时的需求也是四缸柴油发动机啊。

可刚才,杨小涛有否认的四缸柴油发动机啊,这,是啥意思

就在刘德辉搞不明白情况的时候,杨小涛上前,用认真的口吻说道,“刘厂长,我看咱们别搞什么四缸的了,那些都是小玩意。”

“干脆,咱们翻一倍,直接搞个大的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