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9章 英国石油公司的善后

重生资本狂人 杰奏 1357 字 3个月前

这个期限之所以要谈判,逻辑不难理解,那是因为,科威特投资局如果把自己实际上控制的那百分之二十多英国石油公司股票,一下子抛到市场,势必引起动荡,英国人可不希望出这种一地鸡毛。

科威特那边没什么好讲理的,全盘接受,着手善后,而高益还是重要参与者。

可能问题来了,高益像吃完了被告吃原告的律师那样,在科威特人身上赚过了买过程的钱,又赚卖过程的钱,科威特人就没有产生诸如高益办事不力之类的不满,进而不再使用高益的服务吗

还真没有

当初科威特投资局为什么选择使用高益的服务

一是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后,高爵士借着“跑腿”的机会,开始和中东的权贵建立联系,比如为其在香江这座国际金融中心的运作服务,可谓交情有年头了;

二是在科威特投资局收购英国石油公司的秘密谋划里,科威特人感觉高益更本分、更可靠一些,毕竟,对于那些历史悠久的国际大投行们的龌龊,清醒的人都有相当的认识,而高益也尽职地刨析了包括失败在内的各种可能结果,及其善后方桉。

再者,高益更本分、更可靠的同时,也更尽心,比如拉来了老布殊的儿子尼尔来当顾问。

尼尔这个资源的关键,并非决定科威特投资局收购英国石油公司的成败,而在于更及时、更准确地摸清有关方面的真实态度,正所谓情报为王,同时与老布殊结下善缘,科威特人很清楚这里面的奥妙,进而领高爵士的情。

归根结底,还是科威特投资局真的有钱,有资本去不计成败地尝试一把。

回到当前科威特投资局收购英国石油公司以失败而告终的善后,按照英国的要求,科威特投资局实际控制的,超过百分之九点六的那些英国石油公司股票,肯定要先找个缓冲的“接盘侠”,然后再波澜不惊地分批脱手,说白了,又轮到投行们表演了。

高益对此还是相当“热心”的,幕后推动高益、摩根建富、德意志银行、雷曼兄弟去积极参与,动机很简单,中东那边无比惨烈的两尹战争,已经有一方接受了联合国的停火决议,另一方今年不用等太久也该接受了,算是落幕了,但战后的满地狼藉,可不好收拾,抢最弱小的大债主的戏码,肯定无法避免,那么,第三次世界石油危机便会随之到来。在这种情况下,英国石油公司股票还是有利可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