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8章 突破性的进展,7纳米制程技术的官宣

当初14纳米制程的芯片,就是南山半导体联合南山设备率先推出的。

虽然英特尔、三星和台积电也很快就跟上来了,但是南山半导体在业内的影响力却也是上涨了一大截。

现在要是再一次的率先推出7纳米制程的芯片技术,那么南山半导体就算是彻底的在国际半导体行业站稳了脚跟,妥妥的属于第一个档次的半导体企业。

以后所有的半导体行业的人员在研究半导体的相关技术的时候,都不可避免的会去分析、推测南山半导体这边的情况。

做什么重要决定的时候,都会忍不住拿南山半导体那边的东西来进行对比。

行业标杆!

通过了十多年的努力,南山半导体终于从大家不看好的局面之中彻底的走了出来,成为了行业内的标杆。

这绝对是非常了不起的存在。

“这项工艺的各种研究项目,都已经条件成熟了吗?”

“南山设备那边是不是也需要对光刻机等各种设备进行升级换代?”

虽然这是一个好消息,不过曹阳也想要确认清楚一点。

不要搞出什么乌龙的事情出来,那就不好看了。

芯片技术发展到了现在,新工艺的芯片工厂的投资规模是越来越大。

如果7纳米制程的芯片技术真的已经成熟了,那么南山半导体在明年开始必定会大手笔的投资各种芯片工厂。

这个投资规模,很可能会是南山半导体历年发展历史当中最大的一次。

毕竟曹阳很清楚芯片技术进化到了7纳米制程之后,想要继续提高就很困难了。

最关键的是继续提高之后的芯片的生产成本要高很多,性价比不是很高。

除了少部分特别的使用需求之外,大部分的芯片其实不需要使用到那么先进的制程。

所以今后7纳米制程的芯片,将会作为南山半导体的拳头产品来发展。

至于更加往后的3纳米或者2纳米的芯片,只会修建一座工厂来生产一小部分芯片。

换句话说,以后南山半导体能挣多少钱,主要就看7纳米制程的工厂的表现了。

这种情况下,谨慎一点自然是没有错的。

“光刻机的整体结构没有什么变化,但是里面的不少构件要进行升级换代,其他的蚀刻机等产品也都需要同步的进行升级。”

“甚至是南山化学那边提供的光刻胶等原材料都需要同步的进行升级。”

“目前我们虽然是在实验室状态进行的相关技术确认,但是也都对这些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化运用场景进行了模拟。”

“虽然不敢说100%的没有问题,但是我们一致认为7纳米制程的芯片技术,已经开发成功,具备投资修建工厂的条件了。”

潘金兴很是肯定的给出了答复。

曹阳的这个担心,他们肯定是事前进行了各种确认的。

毕竟一家大型的芯片工厂,动不动就是涉及到上百亿,甚至是两三百亿人民币的投资。

这么大的投资,万一出现什么问题,那个责任是谁都承担不起的。

作为南山半导体的最先进的芯片工厂,肯定也会吸引许多人的关注。

甚至到时候相关部门那边也会有很多领导过来参观。

“我们也跟中微半导体和魔都微电子等芯片设备产业联盟的厂家进行了沟通确认,并且使用它们的设备进行了一些试验,最终也都是可以满足要求的。”

“所以我们准备正式对外官宣7纳米制程工艺研发成功的事情,以便在国际半导体行业彻底的树立起我们高科技的先进形象。”

章京把自己的这个想法直接给说了出来。

南山半导体之前的名气虽然也不算小,但是毕竟生产的是半导体元器件,不直接跟普通人接触。

所以它的知名度是没有办法跟荣耀科技相比的,甚至跟启明星科技相比都是有很大的差距。

这种情况下,章京自然也是想要使出各种办法的去提升南山半导体的名气。

“如果大家都确认这个技术已经掌握了,那自然是要尽快的发布。”

“并且我们的新工厂规划和修建,也要正式的开始考虑了。”

既然已经掌握了技术,并且还要对外宣布,那么工厂修建就要抓紧了。

要不然到时候刺激了竞争对手,别人反而更快的把7纳米制程工艺的工厂给修建出来了,那就尴尬了。

“曹总,我们是这样子考虑的。”

“将来7纳米工艺制程的芯片投产之后,肯定是首先用在消费电子产品上面。”

“按照现在荣耀科技那边的销量,我们只是修建一座工厂,可能产能会有点紧张。”

“再加上我们的芯片也是对外进行销售的,所以要修建新工厂的话,最好就是同时开工两座工厂。”

章京一边说,一边看着曹阳的反应。

芯片工厂投资很大,同时修建两座工厂这种事情,他也是不确定曹阳会有什么反应。

“两座工厂够用吗?”

“如果同时修建四座工厂,南山半导体那边的人员对应方面会不会有问题?”

既然已经认定7纳米制程的芯片将会是南山半导体未来十年最核心的一种产品,那么在产能布局方面肯定就要充分的考虑好。

华夏消费电子市场的份额已经慢慢的被自主品牌的厂家给抢走了,一定程度上来说,这部分的半导体元器件的市场也被抢了过来。

所以将来华夏对各种芯片的需求肯定是在不断地增加。

曹阳可不想看到有客户找南山半导体订购芯片,却是因为产能不足而交不上货。

那就实在是太可惜了。

“曹总,同时修建四座工厂的话,那个投资金额可能就超过500亿人民币了。”

章京强忍着内心的激动,在旁边提醒了一下。

修建的工厂越多,南山半导体的规模就越大。

这对他来说肯定是一个乐见其成的事情。

不过一口气同时修建四座芯片工厂,这个大手笔是任何一家芯片企业都没有做过的。

章京也是担心会有风险。

特别是在投资方面,500亿元以上的投资,甚至可能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