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史无前例的出场方式,启明星科技再

任何一个展览会,一定程度上其实都是一个产品的推销会。

狮城航展自然也不例外。

之前启明星科技已经在狮城航展上面尝试到了甜头,现在自然是要想办法把自己的优势地位继续保持下去。

虽然鲲鹏已经开始大规模的装备华夏相关部门,相关的资料也出现在了互联网上,已经没有那么神秘了。

但是真正近距离观看过这架直升机的人还是很少的。

而华夏这边大规模的装备,也让一些潜在的客户开始有了信心。

毕竟便宜好用的重型运输直升机,谁都喜欢啊。

“我们的公务机是准备什么时候推出来?”

作为启明星科技在商用飞机上的重要一款产品,小型公务机的开发已经持续了比较长的时间。

曹阳对它自然也是有几分期待。

“这款公务机我们准备留给下一次的珠城航展首发,毕竟刚开始的时候,主要考虑的是国内客户的需求。”

“全球的适航证相关的东西,估计也没有那么快搞下来。”

赵思宇这么一解释,曹阳倒是没有再去坚持什么。

不过,接下来启明星科技这边在航天产品上的展示,就很让人期待了。

“狮城那边同意我们的启明星9号在它们的机场回收降落?”

当曹阳听完赵思宇的汇报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狮城那边会不同意启明星9号降落在它们的机场。

毕竟,启明星9号虽然成功回收利用了很多次了,但是谁也没有办法保证每一次的回收都是成功的。

这要是降落的时候出现了意外,指不定就会让这一次的航展直接受到影响。

“樟宜机场最开始是比较纠结的,不过只要我们的启明星9号顺利的在那边降落,对于提升这一次狮城航展的名气来说,也是非常有作用的。”

“所以最终它们是同意了我们的要求。”

“后天在琼州发射场发射的启明星9号就会在樟宜机场降落。”

“降落后的第二天就是狮城航展的开幕式。”

赵思宇说到这里的时候,整个人都变得激动了几分。

启明星9号的出场方式,绝对是整个狮城航展里头最拉风的。

到时候对于启明星科技去承接更多的商业航空发射任务来说,肯定是很有好处的。

有些东西没有亲自见识过,你就是怎么去说明也是没有用的。

但是一旦在现场感受到它的厉害之后,态度就会有非常巨大的变化。

“曹总,参加航展的人员有不少都是专业人士,我们的启明星9号拿过去展示的话,估计很多人都会围上去了解细节。”

“这有可能会导致我们的一些机密被泄露出去。”

米颖在旁边提醒了一嘴。

泄密这种事情,每家企业都是有一些担心的。

作为一家高科技企业,想要打听启明星科技机密的人是绝对不会少的。

不过曹阳的想法却是有点不一样。

“启明星9号除了回收系统比较有技术独到性,其他方面的水平并没有非常特别的地方。”

“人家北极熊和美利坚在几十年前生产的火箭发动机也不会比启明星上使用的性能要差。”

“我们的优势是把最适合的方案集成在一起,最终成为全球最经济可靠的可回收利用火箭。”

“到时候启明星9号虽然参观者拍照,不怕技术泄密。”

曹阳都这么说了,米颖自然不会再纠结什么。

而懂行的赵思宇也是理解曹阳说的话,知道事实确实如此。

能够生产出来类似产品的机构,不近距离的参观启明星9号,人家也是可以生产出来的。

没有那个实力的机构,你就是把图纸送到人家的手中,对方都是没有办法生产出来的。

就像是航空母舰,把所有的图纸数据都公布在网上,也没有几个国家有实力把它生产出来。

有些东西,它是有门槛的。

甚至越是高科技的东西,门槛就越高。

根本就不是你想要超越就能超越的。

“我已经跟华夏台那边沟通好了,他们的团队明天就会启程前往狮城,到时候会把启明星9号在樟宜机场降落的场面拍摄下来,到时候在新闻联播之中进行播放。”

“航天科技那边,我也已经做好沟通,到时候的发射不会有任何问题。”

伴随着赵思宇跟曹阳的这个汇报,亚洲影响力最大的狮城航展即将拉开帷幕。

由于启明星科技和中航等国内企业参展,狮城航展在华夏的影响力也是与日俱增。

毕竟有自己国家的企业参展,并且在展会上表现亮眼的话,对网民的吸引力绝对是会高很多。

甚至一部分人还专门飞往狮城去参观航展呢。

难怪一些城市特别喜欢举办各种各样的国际活动,因为这些活动背后直接可以拉动酒店、餐饮、交通等一系列的产业。

搞活动,也是在发展经济呢。

……

“曹总,你们的启明星9号的出场方式,也太大胆了吧?”

“虽然它的发射和回收已经非常的成熟了,但是你们毕竟没有再狮城实施过回收呢。”

钱俊峰作为航天科技的总经理,自然是知道启明星科技那边的一些安排。

毕竟这一次的火箭发射就在航天科技下属的琼州发射场呢。

他第一次听到启明星科技那边的安排的时候,还以为是不是下面的人搞错了。

再三确认之后,发现真的是那么夸张的出场方式,他立马忍不住给曹阳打了个电话。

现在后悔的话,还是来得及的。

总好过到时候出现意外丢人来的好吧?

“启明星科技从来不走寻常路。”

“当年我们推出可回收利用火箭的时候,也是没有几个人看好。”

“不过最终还是证明可回收利用火箭才是商业航空发射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