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全球最先进工厂投产,华夏半导体产

第864章 全球最先进工厂投产,华夏半导体产业崛起

2013年慢慢的进入到了尾声。

不过曹阳却是显然不打算让大家那么平静的过掉这一年。

去年南山设备和南山半导体就联合公布已经攻克了14纳米制程的芯片技术,然后在帝都修建了全球最先进的半导体工厂。

经过了一年多的施工,这家工厂如今终于要正式的投产了。

这么重要的一个工厂的投产,自然是要搞一个规模比较大的投产仪式。

那样不仅可以提升南山半导体的士气,提升南山半导体的影响力,也可以让各方知道南山半导体的技术目前已经是达到了世界最领先的水平。

甚至世界第一家14纳米制程的芯片工厂,就是南山半导体的工厂。

所以这一次曹阳是专门叮嘱南山半导体那边把投产仪式的活动搞得规模大一点。

帝都本来就是华夏首都,相关部门的驻地都在这里。

“谢敏,这一次南山半导体帝都工厂的投产仪式,你跟我一起去。”

“确实如此,南山半导体太争气了。”

吴学斌脑中想象了一下投产仪式那天的场面,绝对是非常夸张的。

这必然会让美利坚那边非常的难受。

“你看吧,到时候投产仪式肯定能够上华夏台的新闻联播,甚至占据的时长还比较夸张。”

这意味着华夏半导体产业的全面崛起,意味着华夏以后再也不怕有人敢拿芯片出来做文章了。

“人家是真的有这个价值值得你去重视啊。”

“甚至互联网上还有不少人讽刺南山半导体把实验室状态的东西拿出来宣传。”

对于芯片的相关内容,也算是比较了解了。

也难怪今天国内主流的媒体和IT圈的专业媒体,几乎都到场了。

他可是听到了一些风声,知道南山半导体的这一次活动,相关部门那边有许多领导都是会出席的。

看前方桌面上摆放的铭牌,来出席的相关部门的人员也是一点都不少。

这可是全球技术最先进的半导体工厂,使用的生产设备全部都是国产设备。

“南山半导体自然也是不例外的。”

主编吴学斌也是非常的重视,准备带着得力下属谢敏一起去参加活动。

甚至就是在芯片加工过程当中的原材料,也已经100%的实现了国产化。

帝都的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就不用说了,就是相关部门那边也是有不少负责人出席。

“因为它,我们的芯片栏目现在都跟手机和电脑一样成为了热门的版块,这也算是非常难得的了。”

这么重要的一个产业被华夏超越了,带来的潜在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

“南山系的企业,总是能够给大家带来惊喜。”

一直以来,华夏的半导体产业都是跟国际先进水平之间有比较大的差距。

“放在五六年前,芯片这个栏目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普通的网友会有兴趣去了解的。”

“之前南山半导体宣称自己掌握了14纳米制程的芯片技术,很多人对此也都是半信半疑。”

“我们就算是新设这么一个栏目,也是垫底的存在,最终公司肯定会要求下架。”

因为半导体产业是它们最重视的产业之一了,也就军工产业能够跟它相提并论。

哪怕是南山半导体这几年很努力,也只是在追赶的路上,还没有实现超越。

这一次,情况却是出现了完全不一样的局面。

中关村在线作为国内IT行业影响力最大的媒体,自然也是收到了南山半导体的邀请函。

芯片这个分类是在谢敏的见证之下成立、发展起来的,她也算是比较有感情。

谢敏现在是亲自负责跟踪南山半导体和荣耀科技等南山系企业的动态。

毕竟跟半导体产业链扯得上关系的部门还是挺多的。

“最近一年,华夏的相关部门对于南山系企业的重视和支持力度明显上升了一個台阶。”

到现在为止,芯片相关的各种报道,已经彻底的成气候了。

“现在南山半导体的帝都工厂要正式投产了,估计那些不看好南山半导体的人要大吃一惊了。”

她可以预料,到时候中关村在线上面关于今天南山半导体帝都工厂投产的报道,一定会成为浏览量比较高的存在。

“真要是那样子的话,那么人家英特尔和三星都已经掌握了7纳米的技术了。”

甚至主管经济的长老也都同样会出席。

而也是了解,就也是知道南山半导体帝都工厂正式投产背后代表的含义。

那绝对是华夏半导体行业的一大盛景。

这座工厂的投产,可以说是华夏半导体产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从今往后,华夏半导体产业就算是完成了追赶的道路,开始跟国际芯片巨头抢占世界最领先的位置了。

中间会不会有“不速之客”,也都是不好说的。

……

除了邀请各路媒体参加投产仪式,南山半导体的各路友商自然也都是被邀请了。

比亚迪的王福、华威的徐军等人,也都纷纷出现在了现场。

它们两家的半导体产业其实都是比南山半导体起家要略早一些,特别是华威,很早就开始进军半导体了。

但是到现在为止,大家的差距已经拉开了。

虽然华威和比亚迪还是国内半导体产业的第一梯队,但是一超多强的局面,也许再也没有办法被打破了。

“徐总,你们今后有考虑自己去投资修建半导体生产工厂吗?”

王福的位置跟徐军挨着,大家都是深城的企业,自然是早就认识了。

它们两家也都跟南山半导体有合资公司,不过现在发展重点肯定都不是在合资项目上面。

大家各自都有自己的发展重点,这个时候合资项目的存在就慢慢变得有点尴尬。

“这个话题我们内部也讨论过了,我们需要的芯片种类其实挺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