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又一个世界第一,T1200高调官宣

南山碳纤维在华夏普通百姓的眼中是没有什么存在感的。

大部分的普通百姓也是不知道华夏有这么一家企业。

甚至很多有文化的人,也是不知道它的存在。

但是在航空航天、高端体育用品等相关领域里头,它的影响力却是非常的巨大。

要知道,在南山碳纤维出现之前,t700和t800的碳纤维,华夏这边是有钱人家都不卖给你的。

因为这个级别的碳纤维的最主要用途就是航空航天产业。

而t300和t400这些相对没有那么高精尖的碳纤维,价格也是非常的昂贵。

但是自从南山碳纤维出现之后,华夏在碳纤维领域迅速的追赶并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在产能上面更是全面领先,超越了东瀛的东丽成为了全球第一。

甚至南山碳纤维的t1100也是全球首先取得技术突破的,后面美利坚赫氏才在类似产品方面取得了突破。

而作为曾经的领头羊东丽,一直在t800这个水平上停留了将近20年,到了去年才开始突破t1100技术,现在t1100还没有进入到大规模量产的阶段呢。

“曹总,按照我们目前对比确认的参数信息,t1100是已经顺利的研发出来,具备大规模量产的条件了。”

曾建英作为科学院院士,南山碳纤维的总经理,现在可谓是意气风发。

他研究了一辈子的碳纤维,之前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是一直都在国际巨头背后吃灰。

现在确实可以超越人家,取得新的突破,这个成绩不管是放在哪个国家都是值得好好吹嘘一番的。

“我们的t1200,跟t1100相比,哪些地方取得了大的突破”

这一次t1200的研发,曹阳还真是没有太多插手。

南山碳纤维经过那么多年的积累,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研发体系。

有钱、有人、有基础,在t1100的基础上开发出t1200,也就不算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所以当曾建英亲自给曹阳打电话,邀请他去长安市听取t1200的相关情况,并参观实验室状态的生产线的时候,曹阳的心情还是比较平静的。

以后南山系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先进科技产品冒出来。

要是每一次都大惊小怪的,那估计一年到头没有几天的时间是心情可以平静下来的了。

“首先,t1200的拉伸强度比t1100提高1ga,达到了8ga。”

“而拉伸模量对比t1100不升反降,这就形成了较高的断裂伸长率25。”

“我们的t1200属于12k小丝束产品,细化是提升纤维力学拉伸与模量性能的捷径。”

“然后我们的这個t1200的生产设备,是在t1100碳化线上多次革新之后而新建的碳化线,t1200的获得可以算是t1100的自然延续”

“这样子更加有利于我们的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

曾建英心情颇为激动的给曹阳好好的解释了一下t1200的情况。

高端碳纤维的重要性,他比谁都清楚。

虽然t1200的密度略重于t1100,但是考虑到拉升强度的提升,最终利用t1200制作出来的产品,重量肯定反而是下降了。

甚至一些特殊部位的零件,有的时候已经不是单纯的考虑重量问题,而是能不能找到符合要求的材料。

很显然,t1200的出现,给航空航天领域不少零部件的生产了新的选择。

“精细化之后,生产过程中每一个丝束的缺陷都会对最终的产品产生影响,这方面你是如何控制的”

南山碳纤维的t1100以及之前的产品都是在曹阳亲自参与之下才取得突破的。

所以对于碳纤维的相关情况,曹阳自然也是很清楚的。

“曹总您说的没错,碳纤维属于脆性材料,因此纤维力学性能易于受到缺陷结构影响。”

“这个缺陷可以分为表面缺陷和内部缺陷,其中表面缺陷约占90以上。”

“由于碳纤维制备流程长,因此在制备过程中会不可避免产生缺陷结构。”

“碳纤维的拉伸强度主要取决于缺陷结构,碳纤维易于在缺陷处产生拉伸破坏,因此纤维缺陷结构越大,越容易发生拉伸破坏。因此,减小缺陷的尺寸和数量是提高抗拉强度的关键。”

“我最近两年在相关的刊物上发表过碳纤维缺陷尺寸与力学性能定量关系、an基碳纤维结构转变及缺陷结构控制、南山碳纤维碳纤维缺陷控制技术等等文章,里面有详细的对缺陷结构进行分析和说明。”

“在碳纤维研制早期阶段,碳纤维中存在一些孔隙结构。”

“经过研究发现,通过提高聚合物纯度、并有效防止金属等外来元素污染,可以有效减少孔隙。”

“另外,对于碳纤维而言,纤维表

层拉伸模量要高于纤维内部区域的拉伸模量”

说到专业的领域,曾建英的兴致立马就上来了。。

他不仅给曹阳好好的说明了一下自己的见解,还带着曹阳观看了一系列的试验报告等内容。

最终让曹阳明白了t1200研发和生产的一些关键点。

“t1200碳纤维现在是研发出来了,但是相应的树脂复合材料的研发,也要同步跟上才行,要不然t1200的运用就会受到非常大的限制。”

碳纤维是很脆的,如果不进一步的加工成复合材料,那么很多零件的生产都没有办法直接使用。

好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发和加工,也是南山碳纤维比较擅长的领域。

通过跟南山化学的合作,双方已经把t1100以及之前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搞得很不错,技术不输于全球任何一家厂家。

这些情况,曹阳自然也都是知道的。

现在开发出来了更先进的碳纤维,妥妥的是世界第一。

但是如果没有办法把这个世界第一的材料给利用起来,那么实际意义就不是很高了。

哪怕是你能大规模的量产,但是难道生产出来放在仓库吃灰吗

“这方面的研究我们已经在尝试了,基本上按照t1100的复合材料的加工方案,就能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当然了,我们也在尝试跟南山化学那边做一些创新性的尝试,看看能不能搞出性能更好的复合材料。”

曹阳说的这些东西,曾建英自然也是懂得。

毕竟一个材料要发展起来,肯定是要有产业链的支持。

要不然就是无源之水,没有办法持续发展下去。

所以他一直都有在这方面做相关的安排。

“去年我们直接出口的碳纤维应该很少了吧”

南山碳纤维这几年一直都有在扩产,但是市场主要是在国内。

如果国外市场不发展起来,那么今后继续扩产就会有销售压力了。

这个情况,曹阳自然也是清楚的。

“t1100全部都是供应给国内,t700的碳纤维有不到一成出口到北极熊和波斯等国,其他的都是国内卖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