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大手笔,四大工厂同步奠基

这样子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企业的资金压力和人才压力。

谁知道南山半导体不按常理出牌,动作居然那么的快。

按照这个节奏,明年年底的时候,南山半导体的晶圆产能,一下就飙升到了华夏第二。

哪怕是放在全世界,也是有一定的名次了。

对于一个刚刚成立没多久的企业来说,这个成绩可是非

常了不起的。

“王总,这一次如果晶圆厂项目顺利的投产,那么我们今后汽车上使用的芯片,越来越多的都可以实现国产了。”

“那就证明南山集团提出来的理念是对的。”

“这对我们的汽车产业来说,意义还真是非同寻常。”

梁传庆站在王福身边,刚刚结束了南山半导体和比亚迪合作的长安修建的晶圆厂的奠基仪式。

虽然这只是一个8英寸的晶圆厂,规模也不是很大,但是投资也去到了60亿人民币了。

南山半导体和比亚迪各自出资50,相当于每家要出30亿。

当然了,考虑到比亚迪并没有办法一次性的拿出那么多的资金,所以最终是以合资公司的名义找银行借款了30亿,剩下的30亿由两位股东注资。

这么一来,资金总算是到位了。

“我这段时间也在研究曹总的布局,特别是他在半导体产业上的布局。”

“越是研究的深,就越是能够意识到发展半导体产业的艰难。”

“在这种情况下,曹总居然敢大胆的进军半导体产业,并且还不是小打小闹的那种。”

“说实在的,我还是非常佩服的。”

“国内应该是找不到哪家企业敢跟南山集团那样子做事了。”

王福现在已经慢慢的熄灭了跟南山集团竞争的心思了,因为大家的差距太大了。

按照南山集团去年的营业额,他们已经是华夏排名前十的巨头。

哪怕是不少央企,每年的营业额都是比不过南山集团。

最关键的是南山集团能够做到这一步,不是依靠行政手段,而是实打实的在市场上杀出了一条血路。

这种企业的战斗力是非常强大的。

“确实如此,南山集团的发展道路,不是其他企业可以模仿的,实在是太逆天了。”

“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甚至都可以作为华夏经济发展的一个经典案例了。”

“如果这一次南山半导体能够顺利的打破国内芯片一直依赖进口的局面的话,那么南山集团就真的可以封神了。”

“去年的时候,芯片已经超过了原油,成为华夏最大的进口商品。”

“这里面蕴含的商业风险还是挺大的,不管是对企业还是对国家来说,都是如此。”

梁传庆的眼光自然也是不差的,能够理解芯片产业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这一次比亚迪投入重金跟南山半导体合资修建晶圆厂,他也算是在背后推动了一把。

要不然比亚迪内部的反对声音,也是不少的。

毕竟每年就挣二十来个亿,还要用来投资代工、电池、汽车等各种业务。

现在一个晶圆厂就要花掉30个亿,那还了得

最关键的是这30个亿也许只是一个开始,谁知道后面还有没有60个亿的项目等着他们

对于这些反对声音,哪怕是王福的权威很高,也是有点头疼的。

好在也不是没有人支持这个项目,大家你来我往的辩论了一把。

最终还是支持的阵营赢得了胜利。

要不然就没有今天这个奠基仪式了。

“我们的汽车上需要使用芯片的零件,今后只要南山汽车零部件可以生产,我们就找他们去购买。”

“南山半导体能不能顺利的把国内车规级芯片都给搞国产,我们就拭目以待。”

“只要他们敢用自己生产的芯片,我们就敢装在车上去。”

对于王福来说,这个支持态度已经非常明显了。

相当于比亚迪汽车成为了国产芯片的第一批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