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暴利的选装套件,精品行业崛起

他也不是第一天来华夏了,自然是知道实际情况如何。

只是以前都是他看着本田、丰田、宝马、奥迪等车企的车型被人借鉴,现在轮到自己的时候,心情就不一样了。

吃瓜吃到了自己的头上,他心情能好才奇怪了。

“今年大家对华夏汽车市场的期待都很高,我们的新工厂也在修建之中。”

“到时候更多的车型投入到市场之后,今年大概率也能突破10万辆的销售目标。”

“在这些销量里头,估计sk占据的比例连1都不到,我们不需要把太多的精力放在sk上。”

“倒不如想一想e级如何卖的更多一点,s级如何进入到更多的富人家庭。”

“与此同时,进一步的加速suv车型的国产化,找总部要更多的suv车型,这样子将来20万、30万,甚至更多的销量都是有可能的。”

杨明不想跟奥古斯特继续讨论比亚迪s8的事情,讨论下去影响大家的心情。

除非直接让律师去告对方,但是这个过程注定会变得更加影响心情。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完全当做没有这件事情。

听了杨明的劝说,奥古斯特慢慢的平复了一下心情,让自己不去想着比亚迪s8的事情。

“曹总,这段时间跑车很火啊,我们南山红旗是不是也可以考虑搞一款十几万的跑车出来”

朱正峰不是一个耐得住寂寞的人。

南山红旗在他心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市场什么类型的车比较火,他就希望南山红旗也有这方面的车型。

所以眼看着比亚迪、吉利和众泰都对外公布了自家跑车的信息,他终于忍不住给曹阳打了个电话。

南山红旗今年有一款中大型的7座suv会上市,到时候3款主力车型一起发力,冲击20万辆的目标。

但是朱正峰觉得还不够。

“跑车市场这段时间是比较火,但是最终肯定还是比较小众的。”

“南山红旗如果要生产跑车的话,肯定要把价格做到比亚迪和吉利他们那个水平才有竞争力。”

“不过那么一来,利润率恐怕就不会很高了。”

曹阳倒是不反对在南山红旗投入更多的新车型。

毕竟这也是自己在中低端车型上的一个布局。

整个动力总成都是南山集团的,主要零部件也是南山集团的。

南山红旗里面虽然只有40的股份是属于南山集团,但是大部分的利润却是被南山集团拿走了。

可以说,春城汽车主要拿名,南山集团主要拿利,这个合作是各取所需。

“其他自主品牌都能把价格做下来,我相信南山红旗也是可以的。”

“跑车的价格只要足够低,质量没有问题,完全可以成为年轻人的代步车。”

“到时候月销过万,其实也不是不可以。”

“当年马自达和日产、雪佛兰等车企都有类似水平的跑车,我觉得南山红旗也可以的。”

朱正峰这么一说,曹阳就没有再坚持了。

要搞就搞咯。

到时候正好跟捷豹ftye形成一个高低组合,为星空跑车积累更多的潜在用户。

喜欢玩跑车的人,等到自己有钱之后,大概率也是会希望购买一台更好的跑车。

这些人都是星空跑车的潜在用户。

就像是有些主机厂为什么入门级车型不挣钱也要去卖,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客户,让客户在换车的时候能够继续考虑自己。

就比如购买了丰田雅力士的车主,在换车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去买丰田的凯美瑞或者汉兰达。

在主流的汽车巨头里头,这种换购的消费者比例可以占到20以上。

这绝对是一股不能忽视的力量。

“朱总你说的也有道理,那就让南山红旗的管理团队尽快的给出一个具体的规划出来,然后安排研发人员开始开发。”

曹阳和朱正峰的这个沟通,掀开了南山红旗跑车发展的篇章。

当然了,南山红旗这一次没有跟比亚迪和吉利他们那样着急忙慌的发布相关的信息。

现在什么都没有,发布了也吃不到太多的流量,不如干脆等一等了。

“大哥,捷豹4s店的精品销售额最近一周同比暴涨百分之几千,几乎都是ftye的消费者贡献的。”

“之前没有跑车的时候,其他的车型消费者对购买选装套件的兴趣不是很大,但是买跑车的消费者却是普遍都会购买选装套件。”

“这些套件我们从南山汽车零部件买回来的价格虽然不算低,但是跟售价相比,就不算什么了。”

“以后我们的各个4s店可以好好的销售一下各种精品呢。”

郭书富今天回到华强集团跟郭书银汇报着最近一个月的4s店经营情况,首先说的就是变化最大的精品销售情况。

一直以来,不管是哪个4s店都是有做一些精品业务的。

贴膜、地毯、倒车雷达、行车记录仪、导航、前格栅、轮辋等各种各样的零件,都可以在店里面购买或者更换。

这些零件的利润率,普遍比一般的售后件还要高一倍。

而像是跑车上使用的各种空气动力学套件,那就更加夸张了。

万把块买回来的套件,卖个几万块钱,那绝对是很正常的事情。

毕竟碳纤维的零部件,听起来格调就很不一样。

买得起跑车的人,往往对这些个性化的东西是很感兴趣的。

“精品业务增幅再夸张,营业额也很有限吧”

“怎么看你非常在意的样子”

郭书银主要负责的是汽车零部件业务,虽然业务发展很快,但是利润率一般就是十几个点。

偶尔碰到一个项目能够做到二三十个点,那就是暴利了。

但是这个利润率在精品面前,显然是根本不够看的。

没有百分百的利润,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卖的是精品。

像是有些东西,售价是成本价十倍也是很正常的。

不需要每个车主都购买,只要几个车主里头有一个买一些,就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了。

甚至在车市竞争激烈的时候,这部分收入可能比卖车本身的收入都要高。

“大哥,这你就不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