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带头大哥的作用,自主品牌崛起之路

赖平的加盟,普通的百姓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触。

甚至不明白这么一件事,曹阳为什么会专门发一篇微博,甚至南山集团和星辰汽车、未来汽车的官微都跟着发了这个消息。

但是汽车行业内的人,却是很清楚这个事情的影响力。

星辰汽车和未来汽车有曹阳这個华夏最有名的设计大师,就已经是碾压同行的存在了。

现在保时捷汽车设计总监又要加盟,那还了得

以后还有哪家车企是星辰汽车的对手

哪怕是没有想着把星辰汽车当成自己的对手,不少车企也都纷纷的开始反思这件事情对自己有什么借鉴意义了。

特别是国内的自主品牌,之前走的路子更多的都是模仿和借鉴抄袭。

现在规模慢慢的上来了,盈利也慢慢的上来了。

大家自然知道模仿的道路,不可能一直走下去。

自主研发肯定是需要的。

“老朱,你觉得我们的研究中心,是不是还差一个设计总监”

长城汽车内部,在刚刚开完一个新车型的评价会,王英把研究中心主任朱建波给留了下来。

她这么一问,朱建波自然能够猜到一点东西。

毕竟这两天华夏的汽车行业内人士都在讨论保时捷设计总监赖平加盟星辰汽车的事情。

这也算是国内的自主品牌车企第一次从国际汽车巨头那边挖到设计总监级别的人物。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星辰汽车算是给大家开了一个头。

赖平是什么人物,一般人不知道,朱建波能不知道吗

他完美的进行了第五代保时捷911996,boter,cayan s等车型的外观设计,摘取数不清的国际大奖。

在上世纪90年代初,保时捷混得狼狈不堪,1991年全年销量只有1万多台,已经在破产边缘挣扎。

为了扭转这个颓势,保时捷把希望都押在了新车型996的研发上面,而负责新车外形设计的,竟然是一名华人设计师赖平。

保守傲慢的欧洲车企,能选择一名华人来当设计师,这只能说明,这个男人赖平,确实有点东西。

这时的保时捷,已经陷入财务泥潭,连工资都开不起,还在劝退裁员,而这些不但没有打击到赖平,反而更坚定了他完成996项目的决心。

他带头降薪,加班到深夜,用007的工作方式来研发996,正是这种极致的内卷精神。

1996年,经过大改的保时捷996走向市场,一举大获成功,卖出了将近18万台。

这在今天也是一个难得的数字。保时捷也由此转危为安,混得风生水起。

对于华夏的汽车产业来说,赖平绝对是一座大山一样的存在。

现在这座大山来到星辰汽车了,也让大家觉得是不是自己也有机会从其他主机厂挖到设计大师

奔驰、宝马、大众、通用、福特、捷豹路虎

一大堆车企的设计总监、设计师等着自己去挖呢

“王总,我们公司的车型外观设计方面,确实是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事实上国内的车企,除了星辰汽车,其他在这方面都还比较薄弱,需要一些时间的积累。”

“不过我觉得可以考虑从大众或者奥迪,甚至也从保时捷挖人。”

“这几年,保时捷和大众汽车之间的龙争虎斗,应该是波及到了不少的高层。”

“像是保时捷的前任总裁魏德金,就是因为两家之间的恩怨,最终离开了保时捷。”

“现在保时捷品牌、大众品牌、奥迪品牌以及大众汽车旗下的其他品牌的高层,都有一些人员的变动。”

“我觉得如果跟这些品牌的设计总监或者其他设计师沟通联系一下,应该是很有机会挖到一些人才的。”

朱建波并没有因为挖人可能会威胁到自己在长城汽车的地位,就当做没有听懂王英话里的意思。

与其到时候王英主动的提出这个方案出来,不如朱建波自己去提。

那样子也显得他是一心为公司的发展着想,给王英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而他的分析也确实是比较有道理的。

全球那么多的汽车品牌,其中以欧洲汽车公司的外观设计比较让人感到惊艳。

像是东瀛车企和高丽车企的话,跟他们打过交道的朱建波知道挖他们的人比较困难。

至于美利坚那边,几大车企的设计总监,长城汽车不见得能够挖的动。

所以从欧洲的车企里面考虑合适的人选,就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选择。

而在欧洲的车企里头,没有任何一家的风头是可以跟大众、保时捷这两个刚刚合并为一家公司的汽车巨头相提并论了。

星辰汽车已经给大家做示范,挖走了保时捷的设计总监。

那么长城汽车完全可以跟在身后,在大众汽车挖一下其他的设计师。

“你这是跟我想到一块去了,不过星辰汽车能够挖走人家总监级别的人物,我们可能有点困难。”

“公司可以把眼光放在大众汽车内部的一些车型首席设计师上面。”

“这些人能够负责某一款车型的外观设计,能力是跟设计总监不见得有多大的区别。”

“我们去挖人的时候,职位给到位,薪酬给到位,应该还是有希望吸引他们加盟长城汽车的。”

不得不说,王英的这个见解非常的有道理。

对于长城汽车来说,需要提升自己的研发中心在汽车外观设计方面的能力的话,不一定要去挖大众汽车的设计总监,直接挖下面某个车型的设计负责人就够用了。

别看欧洲的工资很高,随便一个工程师一年的待遇也去到六七万欧元。。

但是普通的车型设计总监,往往也就是十多万欧而已。

对于国人来说,这个薪酬虽然也算是挺高的了。

毕竟现在是2009年。

但是花费个100万欧元,甚至200万欧元的年薪去挖这么一个车型设计负责人过来当设计总监,这钱还是花得起的。

前提就是这个人真的有很高的设计水平。

“确实如此,我们甚至可以找曹总帮忙,让他跟赖平沟通一下,看看有没有推荐的人选。”

“我相信这一次赖平离开保时捷,跟保时捷与大众汽车的恩怨也是有关系的。”

“在大众汽车内部,肯定也还有一些人是受到了类似的影响。”

“长城汽车有更好的平台,更好的待遇给到他们,肯定会有人动心的。”

朱建波将自己代入了一下对方的状态当中,觉得只要有合适的机会,肯定会选择跳槽的。

一个汽车公司的设计总监,哪怕长城汽车的规模还远远没有办法跟国际汽车巨头相比,但是在华夏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里头,还是对不少人有吸引力的。

宁为鸡头,不为凤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