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重磅政策发布,一个新时代要到来了

“这个政策具体细则颁布,确实是比我想象的要更快一些。”

“这一次还选定了13个试点城市,我们岭南省就有两个。”

“到时候对岭南省的新能源产业来说,绝对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冲击。”

“我估计很多公司都会开始结合这个政策的内容,开始布局新能源车市场。”

“不过,我们在激动之余,必须还是要看到新能源车发展面临的问题。”

“比如充电问题,电池续航问题,以及电池能量衰减问题等各种问题。”

“这些问题没有最终解决之前,估计新能源车的发展,还是没有办法一帆风顺的。”

王福倒也没有激动的冲昏头脑。

有政策支持,情况是变好了。

但是未来不见得就那么美好。

至少在这个发展的过程,可能是会碰到各种问题的。

“如果只是先推广电动公交车的话,那么这些问题其实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今后电动汽车的推广,就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去努力,单靠汽车行业自己去搞,都是不一定能够搞得定的。”

“就比如充电桩的安装,这可能就需要电网那边去配合。”

“然后中石油和中石化这些巨头的态度,也是需要考虑的。”

“如果能够把他们也拉到新能源车发展的赛道之中,那么阻力可能会小很多。”

吕发祥这么一说,王福忍不住点了点头。

这个思路还是很开阔的。

居然想得到把中石化和中石油这种明显跟新能源车发展有冲突的公司,都考虑到拉到同一个赛道去。

就是不知道到时候怎么去落实,对方是不是买账。

“这个政策公布之后,试点城市所在的车企行动起来应该是最快的,你安排人盯着这些城市的动静,我们也好及时的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

“免得天天闭门造车,搞不清对手的发展情况。”

王福给出了自己的指示。

他虽然坚信新能源车的未来是一片光明的。

但是道路会怎么发展,其实还是有困惑的。

毕竟,现在才2009年啊。

同样的对话,在国轩高科之中也在进行着。

“李总,安凯客车那边现在的积极性一下就上来了。”

“看来这个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公布的还真是时候啊。”

“借着这个机会,我觉得可以让我们的磷酸铁锂电池快速的装机到各种客车和公交车上面,未来三年都不需要担心没有订单

了。”

时俊辉作为技术中心主任,正常来说是不需要去考虑订单的问题。

这是销售部需要努力的。

但是,没有订单,技术更新换代就变得很困难。

总不能天天公司自己砸钱搞研发吧

一个电池包的生产成本还是很高的。

完全依靠公司自有资金去搞研发的话,初期还可以,后面就压力很大了。

“宇通和金龙客车等其他客户,也要想办法让它们使用我们的磷酸铁锂电池。”

“刚开始的时候,哪怕是亏本销售也是没有问题的。”

“毕竟有几个层次的补贴之后,哪怕是亏本也亏不到哪里去。”

“等到拿到了一些客户的订单之后,后面就可以慢慢的控制成本,让我们的售价能够覆盖成本。”

“至于挣钱,我觉得短时间内不需要去考虑这个问题。”

“要是因为利润目标的设定搞得我们的电池报价没有竞争力,那个损失比亏本还要麻烦。”

李真还是非常有魄力的。

在房地产行业很是火红的时候,他就转型去搞磷酸铁锂电池了。

如今房地产已经熄火了,四周更是有不少人觉得他很有眼光。

当然了,要是他知道以后房地产还会很火的话,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后悔。

“我也是这么想的,先尽快的把技术迭代上去,最好就能追上南山电池的水平。”

“那样子我们国轩高科才能在更多的客户那边获得认可,甚至还可以考虑在海外寻找合作伙伴。”

时俊辉也是完全认可李真的方案。

搞高新技术企业,刚开始的时候就不要天天盯着挣钱去。

这个领域跟互联网行业有那么一点点相似。

刚开始的时候是烧钱的阶段,很难挣钱的。

等到把规模做大之后,才是开始考虑挣钱的事情。

“我们有没有办法从南山电池挖几个技术人员过来”

“他们的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的技术水平都那么的高,要是能够学到他们一点技术,应该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李真不是技术出身的人,但是对技术还是挺重视的。

但是重视归重视,他也知道单纯的靠自己投钱去搞研发,难度还是很高的。

最关键的是他担心这样子会影响国轩高科的发展速度。

“有点难,南山集团的待遇可是出了名的好,国内一般的企业可是比不过他们。”

“最主要的是南山集团的员工忠诚度,一直都是比较高的。”

“我们想要挖人,特别是想要挖到核心技术人员,恐怕是非常困难的。”

“不过,也不是不可以试一试。”

“万一正好有人想要回来家发展,那么也许机会就来了。”

时俊辉想了想,给出了自己的回复。

挖很多人,估计他们开不出条件。

但是挖个个人的话,还是有可能的。

到时候通过这些人透露的技术方向,也许可以给国轩高科节约不少的时间。

“那就先试一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