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这会不会成为南山的黑历史?

如果是集中精力搞一款铣床或者磨床,那么肯定没什么问题。

但是这些设备全部都要自主研发,那个难度就完全不一样了。

就像是后世的芯片设备,如果你只是想要攻克其中的几台设备,那问题不大。

可是你想要攻克全工序的所有设备,那就跟登天一样了。

“老潘,需要什么条件才有可能在明年中完成模具中心的所有设备的研制呢”

曹阳这话表达出来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了。

设备要自研,有困难可以提出来,他去想办法克服。

当然了,为了减轻潘金兴的压力,免得他认为自己在瞎搞,这几天他也准备在设备中心跟大家一起好好的“研究”一下难度比较高的铣床和磨床。

到时候先搞出一两台设备出来,让大家看到希望。

“真的要搞的话,那就需要足够的人手,然后就照着订购回来的那些厂家的设备搞复制开发。”

“这样子可以大大的降低开发难度,只需要确保零件达到精度要求,攻克控制系统就可以了。”

“但是这么一来,这些设备肯定就没有办法对外售卖,只能自己内部使用了。”

“否则人家要告我们,就不是斯凯孚那样子小打小闹,虎头蛇尾了。”

华夏的机床产业,就是从复制开发毛子的机床开始的。

十八罗汉厂也都是当初毛子援助建设的。

作为沈一机床厂曾经的副总工,潘金兴对于复制开发显然还是很有经验的。

事实上,复制开发,或者直接就是抄袭,这条道路是许多国家都走过的。

当初德意志人的各种设备,就是抄袭了英国人的。

“aderany”在当年曾经是一个带有侮辱性色彩的符号。

东瀛人也是依靠抄袭西方国家的设备才实现了工业化。

只不过人家度过了抄袭和复制开发的阶段之后,就开始走上了自主开发的道路。

做大做强之后,大家慢慢的就忘记了他们曾经的黑历史。

“也可以。”

“就在我们第一批订购的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开发,能够改善的地方我们就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