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章

望门娇媳 希昀 2954 字 3个月前

何大人说完见门口候着的守卫面露苦涩。

“怎么了,这是”

那侍卫噗通一声跪下道,“回何大人,郡王郡王殿下将十五位流民都给审死了。”

那日流民共有一百多人,大多是乞丐无赖,独这十五人是乔装闯入盐场内衙的军士,也是他们治罪水军都督衙门的铁证。

就等着裴沐

珩审问这十五人,栽赃给两江总督曲维真。

何大人双目霍然瞪大来aaa看最新章节aaa完整章节,慢慢转过身,不可置信盯着裴沐珩,见他依然气定神闲,怒火一瞬间被挑起,何大人顾不上他是皇亲贵戚,气急败坏道,

“郡王,您竟然堂而皇之将这些流民给审死了您怎么给朝中交待怎么给三司交待”

裴沐珩端端正正坐着,面露冷色,“他们作恶多端,刺杀司礼监钦差,蓄意动乱,难道不该死何大人如此维护,莫非是这些流民背后另有隐情”

何大人打了个哆嗦,及时收住愤怒的情绪,缓了一口气答,

“不是,郡王,您您干嘛把人审死这这这这没法交待呀”

裴沐珩面不改色道,“朝中来信,一再催促我尽快破案,此事想必许公公已知会你们,我这不,便火急火燎连夜突审,哪知这些人经不起审,当然,这些人是本王审没的,本王自当给陛下请罪,不牢何大人费心。”

何大人若还没明白便是傻子了。

裴沐珩这是要替曲维真遮掩,来一个死无对证。

何大人快气疯了。

人证没了,物证和口供捏在裴沐珩手里,案子是黑是白,全凭他一人独断。

何大人便知坏了大事,急急忙忙去寻知府,裴沐珩这边安排人收拾首尾,带着物证和口供回了行宫。

知府闻讯当场气得砸了一只茶盏。

“这个裴沐珩,除去秦王对他并无害处,他为何掺一脚”

印象里裴沐珩与裴循情谊甚笃,不该坏十二王的布局。

眼下事情办砸,他尚不知如何给十二王交待,一面着心腹给京中去信,一面设法拖住裴沐珩,让他没法快速返京。

翌日,知府想了个辙,将裴沐珩请来知府衙门,裴沐珩赶到时,便见府衙外聚满了商户百姓。

不仅外头被堵个水泄不通,便是内堂也人满为患,扬州城大小官吏均聚在此处。

徐云栖在这里见到一个熟人,正是蒋玉河之父,扬州守备蒋军正,可惜蒋军正面带愁色没注意到她。

裴沐珩毕竟是皇孙,知府心里再怒,面上也不敢表露什么,只道流民闹事起源于盐政改革,这事是裴沐珩首倡,天下皆知,知府招来全城盐商与官员,把这个烂摊子扔给裴沐珩。

裴沐珩正愁寻不到借口介入此事,打瞌睡有人送枕头,他不慌不忙接下了。

裴沐珩在扬州算是打单独斗,这里是十二王裴循的地盘,十二王是唯一的嫡子,是板上钉钉的太子人选,秦王都没放在眼里,更何况是熙王。

没人太把裴沐珩当回事。

第一日,裴沐珩依照户部文书进行分派定额,没有官员理会他,便是商户也是嗷嗷叫苦,不肯接茬,大家都愿意出银子,却不肯购粮前往边关。

三日下来,事情毫无进展。

怎么办

裴沐珩很快想出一招,擒贼擒王,各个击破。

先前他带着徐云

栖游逛扬州城,并非一无所获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他摸清了扬州盐商的底细和派系。

一派便以首富贾化莲为首,党附知府周边,一派以苏商为首,亲近两江总督曲维真。

他先是见了苏商一面,将那个带血的箭矢交给他,苏商连夜去了一趟对面的金陵城,曲维真何许人也,很快明悟这是裴沐珩在救他,当即遣苏商回去,务必一切听从裴沐珩调派。

于是裴沐珩给苏商想了个主意。

“我看了户部文书,扬州对接榆林军仓,我建议苏老爷遣心腹带着人前去榆林周边种粮,粮食起地便径直送去了军仓,既不用耗费那么多人力远途运输,也可省去买卖成本,当场对了盐引,径直来扬州盐场支盐便是。”

这些年边关打仗,人口内迁,导致边境十四州人地稀疏,这个法子也可充实边境。

苏商暗自算了一笔账,深以为然,只道“郡王妙计”当即召集自家一派的盐商,陆陆续续安排人北上

问题解决一半,只剩下强势的贾化莲,怎么办

贾化莲可是得到过圣上嘉许的人,投鼠忌器,等闲手段用不到他身上,裴沐珩便使了一招调虎离山,上书皇帝只道贾化莲心系皇恩,自上回见过圣上后,在民间屡办善堂,给皇帝立万寿祠,日日面北磕头只求得见天颜。

裴沐珩并未说谎,这些均是贾化莲多年作派。

皇帝下旨召贾化莲进京,贾化莲叫苦不迭,连忙安排人抬了块寿字型的太湖石进京,他这一走,扬州商户群龙无首,裴沐珩各个击破,又从许容处得了一些优待,暗中许给一些商户,一来二去,原先铁桶一块的扬州城,被裴沐珩撕开一道口子,运粮换引一策得到顺利实施。

而恰恰在这期间,他终于寻到了真正的凶手,带着罪证火速回京。

一月后,也就是七月二十这一日,裴沐珩夫妇如期抵达京城,裴沐珩连夜进宫面圣。

徐云栖由着侍卫赶车送回王府。

因着此行夫妇二人立了大功,便是熙王和熙王妃也均坐在正堂迎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