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

望门娇媳 希昀 4132 字 3个月前

万幸许容大腹便便,那一刀虽然伤了腰肾,却还不至于太深,重新把淤血放出,伤口清理干净,撒上一层生肌粉,再将伤口缝合好,便无碍了。

二人从入夜进入内衙,至亥时方结束,裴沐珩亲自给她递上手绢,徐云栖一面净手一面吩咐内侍,

“剪破的口子就这么敞着,无需绑缚纱带,余下那些药粉,早晚给擦一遍即可,不要碰水,屋子里冰镇也不能断。”

等许容醒来,面前只剩下裴沐珩,许容明显感觉腰间伤口处冰冰凉凉,舒适太多了,对着裴沐珩激动地涕泪交加,“多谢郡王郡王妃救命之恩”

裴沐珩连忙拦住他,“切勿再动,以防伤口破开。”

可不能再劳累徐云栖。

许容躺着乖乖不动,随后裴沐珩问起盐场一事,有了救命之恩在,许容便毫无隐瞒,几乎是和盘托出了。

裴沐珩才知,国策定下来容易,想要实施落地便难如登天。

如此这一趟也算来对了。两淮盐场规模最

大,扬州盐商数目也为海内第一,只要把国策在扬州推行下去,四境无忧。

接下来裴沐珩着手查案。

带着徐云栖在扬州城内“吃喝玩乐”三日,等朝廷文书抵达扬州时,他拿着圣旨进入臬司衙门审案。

案子审得意外顺利,很快查出那些流民并非真的流民,是有人乔装假扮,陪同审案的臬司衙门长官,拿着一带血的箭矢递给裴沐珩,

“郡王您瞧,这箭矢上有标志,像是水军衙门的鱼箭。”

裴沐珩脑子里轰了一下,一瞬间什么都明白了。

驻守在扬州的水军衙门归两江总督曲维真管辖,而就在对岸金陵城坐镇的曲维真,则是燕平一手提把出来的心腹,明面上也是秦王的人。

但曲维真此人性情沉静雍雅,数次力抗海寇,荡平海波,江南百姓称他为国之柱石,朝中甚至有“江南一日不可无曲维真”之美誉,很明显曲维真长期驻守江南,坏了某些人的算盘。

而这个人是谁已不言而喻。

秦王那头

傻乎乎以为利用他给十二王叔添堵,殊不知秦王早已入了旁人毂中,利用此案拉曲维真下马,也间接使秦王得罪了司礼监掌印刘希文,再趁机安排上自己的人手,简直是一箭三雕的妙计。

不愧是大晋第一神射手,箭无虚发。

姜还是老的辣。

裴沐珩兀自笑了一阵,抚了抚面前的供词,忽然疲惫地看着臬司衙门的官员,

“陈大人,本王初来乍到,颇有些水土不服,还请大人容我休息一日,明日再审。”

扬州知府衙门将裴沐珩安置在扬州行宫居住,裴沐珩回宫时,徐云栖正提着大包小包的药材进了门庭,看得出来徐云栖心情很不错。

“三爷,我方才从市集买了不少海药,您不知道,西洋人有些药处理伤口见效奇快,我和外祖父行至番禺时,曾遇见一西洋大夫,破腹取子这门本事便是从他学的。”

妻子眉宇间皆是飞扬的笑意,这次出行,裴沐珩在徐云栖身上看到了许多不同以往的神态,她果然不适合被束缚在后宅。

随圣旨后来的黄维屁颠屁颠上前接过徐云栖的包袱,领着夫妇二人进了隔壁的用膳厅。

徐云栖喝了一口漱口茶,见裴沐珩眉间尚有忧色,下意识便问,“三爷,可有烦心事”

过去她从不这么问他,无论朝中是何情形,皆与她无关,今日便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他肯带她出门,不拘泥于世俗偏见准许她给人治病,与人谈及朝务也不避讳她,这份信任不知不觉让徐云栖在他面前少了几分防备。

这份防备并非刻意,而是她从小自大刻在骨子里的疏离。

裴沐珩回道,“查案遇到麻烦,查不下去了。”

能让裴沐珩查不下去的案子,定是牵扯朝中高官,徐云栖便不再多问,恰在这时,黄维已带着人上菜,二人收了话头开始用膳。

饭后,徐云栖回到后宅洗漱换衣裳,裴沐珩来到书房。

他独自一人立在窗下寻思。

燕平退后,曲维真已是秦王最后一张底牌,一旦曲维真下马,秦王将彻底失去夺嫡的资格,裴沐珩自然乐见其成,只是他总迈不过这个坎。

为什么

曲维真不仅是秦王党的人,更是江南十四州数百万生民的父母官,这些人如今是陛下的子民,未来也将会是他的子民。

曲维真必须保下来。

如何在司礼监,十二叔,知府衙门及陛下几方之间斡旋平衡,是个难题。

裴沐珩细细斟酌片刻,心中已有了计划。

州府衙门的人大约是察觉出些许苗头,翌日晨起也不升堂,反而遣了长袖善舞的同知大人来请裴沐珩去喝酒。

“郡王雅量,难得来扬州城一趟,下官今日想请郡王去看个热闹。”

“哦,什么热闹”裴沐珩笑问。

同知往金水河方向摇指,

“咱们知府大人是有名的孝子,今日恰恰是他老父亲七十大寿,他呀,邀请了扬州城内所有同龄的老叟吃席,宴席就摆在金水河的明玉阁,扬州男女老少各界名流皆赴宴,还请郡王赏光。”

裴沐珩没有理由拒绝,“还请同知大人稍候,本王换个衣裳出来。”

今日这宴席徐云栖可去可不去,裴沐珩却还是希望妻子凑凑热闹,遂回到后院,邀请徐云栖出席,徐云栖过去也曾顽皮,伴着银杏大街小巷去看马戏,遂丢下手中制药的活计,换上小厮衣装,跟着裴沐珩出门。

一行人在午时初刻抵达金玉阁,金玉阁是座三层环形高楼,三层席面全部摆满,当中有两条楼梯直往二楼,楼间彩带飘飘,金碧辉煌,二楼正中处挂着一块牌匾,同知立在大门处往上方指了指,神色激昂道,

“成康八年,陛下第一次南巡,抵达扬州,当时州府衙门给他老人家建了这座金玉阁,陛下当场题字当场挂了上去,郡王可知此楼是何人出资”

裴沐珩望着这座气势恢宏富丽堂皇的楼宇,摇头道,“本王不知。”

“扬州首富贾化莲。”

裴沐珩听到这个名字轻轻一笑,这个名字他并不陌生,皇祖父在一回家宴提到南下扬州,贾化莲散去半个家财打造龙舟殿宇供他巡游,沿途所见皆是一片康衢烟月,皇祖父感慨民间富裕,百姓安康,心中甚慰。

今日这么大排场,看来便是想故技重施。

裴沐珩稍一拂袖,抬步往前,“那本王便见识见识这扬州城的繁华。”

底下两楼已坐满了扬州城年逾七十的老叟,及稍有头脸的人物,至最上一层,便是扬州官宦与名流。

裴沐珩带着徐云栖和黄维拾级而上,以扬州知府为首的官吏纷纷下跪磕头行礼,相互之间寒暄了好一会儿,方落座。

裴沐珩芝兰玉树,轩然霞举,只消往那一坐,便吸引楼上楼下不少女眷引颈相望。

“我要瞧瞧京城里的郡王是什么模样”

“能有十二殿下好看么”

裴循曾陪皇帝南巡,也曾数次抵达扬州祭

拜外祖,扬州城的百姓对他并不陌生,至今仍有不少贵女将他视为意中人。

“这世间哪有人能比得过十二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