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

望门娇媳 希昀 3453 字 3个月前

“王爷伤势如何了”

皇后眉间含忧,“我也不知道,他们只管哄着我,说是没有大碍,可若是没有大碍,怎么不能回京过年”

朝中局势也牵连后宫,自有宫妃四下站队,各自寻靠山。

那位开口的宫妃是燕贵妃一脉,便轻飘飘的瞥了太子妃方向一眼,

“恐是歹人凶狠,将王爷伤得不轻。”

在旁人看来,是太子为了阻止裴循查案,派人刺杀裴循。

可事实是,裴循遇刺后,案上文书被人翻过,随后陈明山一案大白于天下,于秦王有利。

太子妃在宫中经营多年,早有宫妃拥趸,于是立即有人出声反驳,

“可不是嘛,那贼人简直可恶之至,竟敢偷盗朝中文书,眼里还真是没有王法。”

宫里最没有王法,最嚣张的便是燕贵妃。

燕贵妃眼皮抬都没抬,语气淡漠,“大过年的,你们别让皇后娘娘伤神了,本宫问过陛下,十二王伤得并不重,元宵之前定能回京。”

心里想的是,太子和秦王都不可能蠢到在这个时候对裴循动手,十二王伤得蹊跷,恐是他自伤,以避开朝中争端。

皇后不耐烦听她们争吵,眼神往殿内扫了一圈,便见熙王妃在摆弄手中茶盏,神色极为悠闲,她好笑地问,

“老四媳妇在想什么,这宫里宫外,就属你心宽。”

熙王妃立即起身答话,“哪里,儿媳是觉着娘娘这宫里的茶好喝,媳妇都喝了三杯了。”

一旦牵扯朝争,熙王妃向来不插嘴。

皇后喜欢她这张扬又通透的性子,“我看你们一路累了,还不到晚膳光景,便用些点心吧。”

宫人收到旨意,立即去传膳食。

不一会有内侍端来一锦凳并小几,安置在各位女眷跟前。

徐云栖安安静静坐在末尾,传膳的间隙,方才的话题揭过,大家唠家常。

大多是几位王妃与有资历的宫嫔说话,像徐云栖这等媳妇,个个缄口不言,一贯嘴碎的李氏入了宫,也眼观鼻鼻观心,不敢四处乱看。

熙王不被皇帝喜欢,若是在宫里犯了事,谁也保不住她。

不一会,宫人捧着缠枝红漆盘,鱼贯而入。

最先搁在徐云栖眼前的,竟是一碟冰糖葫芦,徐云栖一

下子怔住了。

很多年前,冰糖葫芦一直是她的执念。

记忆深处总有个模糊的身影,清瘦如竹,站在小桥流水旁,高高将她举起,宠溺地哄着她,

“我的囡囡最乖了,爹爹下次回来,一定给你捎冰糖葫芦吃”

然后她等啊等,等到春花秋落,朝去暮来,桥下的池子干了,盘在藩篱的葡萄藤枯了又绿,她蹲在门前的石墩,眼看夕阳在远山尽头抖落着最后的余晖,却再也没等到他回来。

有人说他死在上京赶考的路上,有人说他被大户人家的小姐看上,捉回去做上门女婿了。

不管怎么样,在她这里,他已经死了

有人轻轻推了推她的胳膊,小声提醒,

“三弟妹,别犯傻了,快回娘娘的话”

徐云栖茫然地抬起头,殿内无数视线落在她身上,个个咄咄逼人,她不知端倪地站起身,却见燕贵妃目带寒芒看着她。

徐云栖迅速冷静下来,屈膝道,“臣妇失礼,还请娘娘恕罪。”

耳畔传来一些宫妃小声的奚落。

“不愧是小门小户来的,一点规矩都不懂,娘娘问她话呢,她竟然身都不起。”

“熙王妃一世英名,算是毁在这个儿媳妇身上了。”

“换我有这样的儿媳,我也抬不起头来”

直到上方皇后轻咳一声,压下所有嘲弄。

燕贵妃再次开口,

“本宫方才说什么了”

徐云栖眉心一凝。

一墙之隔的乾坤宫。

四位内阁大臣正陪着皇帝用点心。

想是猜到皇帝心情不好,几位阁臣谁也没提朝事,竟是谈起各自在民间的见闻。

内阁首辅燕平双手搭在膝盖,看着摆在跟前的围炉道,

“陛下可还记得,臣曾在岭南一带做过监察御史,当地人过年哪,便是罩着这样一个围炉,炭火烧的旺旺的,再将肉挂在上方梁下,炉烟将那肉熏得黑乎乎的,啧,这肉还怎么吃,偏生当地百姓都喜欢,臣起先不喜,后来吃习惯了,倒也还好。”

皇帝歪在铺着绒毯的躺椅上,神色间十分感兴趣,笑问,“这便是书里说的熏肉”

“可不是南方人都喜欢。”燕平指着温文尔雅端坐在下首的荀允和道,

“他是南方来的,您问他,那熏肉是如何制成的”

皇帝视线很快落在对面荀允和身上,“荀卿,你说。”

荀允和时任户部侍郎,是内阁最年轻的大臣,当年他进京时,以一首山阳赋名动翰林,次年春闱,考了进士第一,被皇帝钦点为探花郎,荀允和才貌双绝,政绩斐然,在朝中一直备受关注,更难得的是,他简在帝心,有人说,皇帝有意将他当做燕平的接班人来培养,将来是要执掌内阁的。

这样的人物,皇帝不许他被任何一位皇子沾染,是以当初熙王妃想让裴沐珩娶荀云灵时,皇帝断然阻止。

荀允和一身绯袍,端得是容貌俊雅,气质清和,笑着回,“臣离开荆州很多年了,实在不记得那肉如何制成的只恍惚觉着,那肉粘牙,臣不大喜欢吃。”

身侧礼部尚书郑阁老闻言,顿时一笑,指着他与皇帝道,

“陛下不知,咱们这位荀阁老,旁的不喜,就好一口冰糖葫芦”

皇帝闻言将薄褥拿下,直起身道,“朕也有耳闻,今日特意吩咐御膳厨给他备好了,来人,给荀卿上一碟冰糖葫芦。”

荀允和神色微微恍惚,唇角挂着几分不自在的笑,起身道,

“让陛下见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