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9 章

凤归朝 梦溪石 4274 字 3个月前

139

马车在前往宫城的路上,车轮辘辘,在平整石砖上发出些微声响。

博阳公主掀开车帘,外面还未全亮的天色与熟悉景色一道映入视线。

对她来说,这一切都很熟悉,又有些陌生。

她已经很久没有进过宫了。

虽然被禁足,皇帝也没有断过她的吃喝用度,但是被迫关在家里,跟自愿留在家里,两种心情是完全不一样的。更何况博阳公主是一个如此热爱享乐的人,每旬她起码都要举行三场以上的宴会,要不然就是在去赴宴的路上,自打被勒令闭门思过之后,公主府一下冷清起来,除了义安公主偶尔还去看她,根本就没有人上门。

起初博阳公主还愤懑,她恨所有人,恨自己的兄长,恨长公主,恨那些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的酒肉朋友,也恨害她至此的章年和岑庭,但随着时间流逝,这种恨逐渐变得茫然,哭过闹过之后,博阳公主性情大变,变得沉默很多。

皇帝定下的一年之期还未到,她却被提前放出来了,而且被要求入宫参与朝会,往常这种场合,只有在过年时的大朝会,她才会需要参与,今日这场朝会,着实来得蹊跷。

马车速度变慢,最终停下来,但宫门还未到,博阳公主微微皱眉,正想出声询问,侍女已经先一步出去察看情况。

她很快带了一名少女过来。

“见过殿下,义安公主方才看见您的马车了,想问问能不能过来同乘”

“你是义安的婢女”这少女面容陌生,博阳公主从未见过。

“正是。”少女落落大方。

博阳公主“我从未见过你,你也不像婢女。你唤什么”

少女道“我姓白,是义安公主奶娘的远亲,因家道中落过来投奔奶娘,义安公主心善,就收留了我,让我跟随左右,殿下唤我阿白就好。”

她虽这样说,博阳公主还是没有消除所有疑惑,只是在这里盘问一个婢女显然不合适。

“你让她过来吧。”

少女应诺离去,很快义安公主就来了。

“阿姊”

看见博阳公主,义安很是惊喜。

“阿姊,你瘦了”

义安公主过来握她的手,博阳公主却悄然缩回。

姐妹俩面面相觑,义安公主有些尴尬。

“阿姊,不是我不上门看你,是阿兄不让,他说你要潜心思过,太多人上门打扰,只会让你静不下心。”

“你也认为我有过。”博阳公主淡淡道,张口就隐含一根刺。

她的目光从义安脸上扫过。

胖了些,眼睛里有光泽,可见过得很好,半点没有惦记她这位同胞姐姐。

博阳公主一面知道这样不对,但一面却忍不住心生怨怼。

她很难不抱着怨气,因为她的前半生里根本就没有“洒脱”这样的字眼。

义安公主不知怎么劝慰对方,许多

话早已说过,但博阳公主听不进去,她也无可奈何。

亲姐生性好强,但没将好强用对地方,她知道博阳公主少年时对长公主的歆羡,下意识去学,可学了人家少年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金尊玉贵,却没学来那股子寒梅傲霜的心气。

不管怎么样,再有万般不好,这始终是她的亲姐姐。

义安公主的心又软下来,主动伸手去拉对方。

“阿姊,不要生我气啦,陛下病了,我一直找不到机会入宫探望,今天好不容易能见到他,我们得打起精神来,别让陛下再担心了,好不好”

博阳公主果然被吸引了注意力陛下病了那今日的朝会是为何2”

义安公主发愁“我也不大清楚,只知道宫里递了消息过来,让我们今日都入宫,方才我还看见陆家的马车,想必今日三公九卿也都在,不止皇族宗室了,兴许是有什么大事要宣布吧希望陛下龙体没有大碍才好。”

她心中实有重重隐忧,只因这些天她不像博阳公主消息闭塞,听了不少风言风语,但这些话现在都不太好对博阳公主直言。

马车内的氛围一时又凝滞下来。

博阳公主忽然道“听说你与南朝来的使者好上了”

义安公主一愣,讷讷“他、他叫崔玉。”

倒也没有否认。

博阳公主冷道“我没记错的话,南辰发兵攻打我们,现在两国正在交战吧,大敌当前,你却与敌国男人卿卿我我”

义安公主沉默片刻“崔玉没回去,他一直在长安,而且他原先在南辰也不是什么重要人物,更未曾对北人做过不好的事情。我们说好了,现在先不谈婚事,等战事平定再说。”

博阳公主哂笑“战事平定是他们打入长安,还是我们灭了南辰义安,你比我还天真,若我们输了,你怕是要被陛下拿去和亲的,若我们赢了,陛下也不会同意你嫁给一个亡国的人”

义安公主原不想争辩,但还是忍不住道“在北朝和南朝之前,天下也是一统的,以后迟早会一统,到时候

南人也是北人,北人也是南人,何分彼此”

博阳公主“如此说来,你是认为南人会胜,觉得做亡国奴也无所谓了”

义安公主反问“为何不能是这边获胜”

姐妹俩四目相对,忽然感觉对方的陌生。

不到一年的时间,竟似过了数十年。

放在从前,博阳公主是想也想不到连说话声都没高过的义安公主会这样反驳她的。

而义安公主也觉着博阳公主这一年的想法也更偏激了。

博阳公主当先撇开头去,拒绝再沟通。

义安公主想了想,还是苦口婆心劝道“阿姊,待会儿你还是收着点儿性子,宫中传出消息,说陛下病重,今日即便露面,恐怕情况也不大好。”

她怕皇帝一不小心被博阳公主给气死了。

博阳公主冷笑一声,没再言语。

一路

无话。

博阳公主嘴上不说,被妹妹顶了一嘴,心中越发烦闷,但她下了马车之后,很快也意识到气氛与场面的不同寻常。

所有人身着大礼服,面色肃穆,目不斜视。

自然,以往这样的大朝会也很肃穆,但这次又有些微妙的不同。

博阳公主说不出哪里不同,她只能沉默地跟在内侍后面,步入太极殿,在自己的座位坐下。

她们姐妹俩来得不算早,殿中已经有许多人。

放眼望去,眼熟的不少,陌生的也有。

三公九卿,六部主官,城阳王,义安公主等,甚至还有南朝越王陈济,以及一对一看就是异域长相的男女。

大家脸色都不太好看,仿佛发生了什么事,但唯独博阳公主被蒙在鼓里。

她很不喜欢这种感觉。

人陆续来齐。

属于天子的上首却始终空着。

直到章梵扶剑而出。

霎时间,所有视线都落在他身上。

他径自走向皇座,一往无前。

众人以为他要落座,但最后并没有,章梵只是在旁边站定。

居高临下,俯瞰众人。

“昨夜宫中,出了些事。”

章梵缓缓道,目光扫视四座。

“谢相与严相在宫里最是清楚,还是谢相来说吧。”

博阳公主对章梵的印象是模糊的。

她知道对方也出身宗室,在禁军多年。

但今日之前,章梵在长安并不算一个显赫人物,他既不是顶尖权贵,也不是皇帝最宠信的近臣,真要论起来,连谢维安都比他受重用。

可为何偏偏是他站出来

博阳公主满腹疑问,换作从前她早就高声问出来了,但现在她学会了沉默观察。

谢维安还真就站起来了。

被点了名的严观海一动不动,可也没吱声,微微低头,脸色有点苍白。

肯定是出事了

博阳公主这下万分确定,心头顿时狂跳。

只听谢维安缓缓道“昨夜,齐王急病发作身亡,陛下原在病中,闻讯伤心过度,旧病复发,于今日丑时驾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