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章 从子

负师恩 忘还生 2760 字 3个月前

老房子着火杨氏看着荷叶发呆,看着夫君为别的女子寸心如狂,她心里何止酸涩。

杂乱的脚步声从游廊那边响起,还有宋融儿在说“小心,小心些。”

园子里的清静被扰了,杨氏动了动,连说话的力气都不剩几分,“是什么动静”

老嬷嬷道“是四小姐在吩咐下人搬东西。”

宋融儿

杨氏起身看去,几个婆子两两抬着几尺见方的陶盘,还有不知从哪里筛来的细土,满满堆着,一看就很沉。

“这是做什么”

宋融儿行过礼,才道“东院的祝姨娘想种些药材,又说国公府的花土不好种药,父亲便特意从喜好侍弄花草的李王家中要来这些黑土,给祝姨娘置个药圃。”

“国公爷去要的”

“是啊,平日也不来往,为了这图送出去几张收藏的

字画呢。”

“那后头几个又是怎么回事”

宋融儿随她指的看去,说道“是祝姨娘吃不惯京中吃食,父亲找了的北地厨子,可惜姨娘也不爱吃,说自己是穷苦出身,没吃过酒楼大厨烹制的菜,只愿吃点野菜,已经吩咐人去山里找了,就是不知道北地的野菜京城会不会有。”

吃野菜前半辈子没吃够吗真是贱命的。

杨氏皱眉“又是,劳师动众的,像话吗,这个姨娘想做什么”

“谁让父亲疼她,融儿更不敢得罪,对了,父亲还吩咐我找些了北地的种子,在府里开了块地,看能不能种出姨娘想吃的菜,要是可以,让庄上也都种上。

对了,大夫人可有想吃的,融儿顺道种上。”

顺道杨氏笑了笑,没有说话就走了。

宋融儿看她失魂落魄的样子,勾起了唇角。

世子兄长交代的事,她也算办成了吧。

杨氏不想回养荣堂,可漫无目的,也不知道要去哪儿,不知不觉就到了清漪院外边。

“你今日也见到大夫人,觉得如何”

是宋承南的声音。

祝姨娘嗓音轻快“夫人生得真好,一点也看不出年纪,不像你,老牛吃嫩草。”

“好啊,国公爷你也敢编排,看我不教训你”

杨氏凑近去听,听到的只有笑闹声。

哪是教训,宋承南不过在和小妾打情骂俏罢了。

“爷,我不喝酒,别喂”

“这是药酒,我特与李王要的,你多喝些,说不定就治了水土不服的症结。”

院内传出祝姨娘笑着跑开的声音。

杨氏呆呆听了片刻,没有进去,转身走了。

儿子有他钟爱的女人,夫君也有他钟爱的女人,两边都将她抛了,见自己的阿爹也独善其身,根本不关心她。

杨氏茫然想着,走在石子路上,绊了一下,跌倒在石阶上,磕青了膝盖。

“哎哟大夫人您小心些”

老嬷嬷赶紧把人扶起,坐在栏杆上。

杨氏推开她,再也忍不住,捂着自己的脸哭了出来。

“我活着做什么,没人在乎我”

老嬷嬷让贴身女使去把前后把住,不让人往这边来,发觉夫人的情况。

见杨氏哭得凄切,她又忍不住劝道“夫人要不就听世子的吧。”

“你还替他说话”杨氏气得推开她。

“我不是替世子说话,只是夫君终究不如儿子可靠,夫人,眼前摆在您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从夫从子,如今国公爷是靠不住了,只能靠世子了。”

杨氏不服气,但老嬷嬷说得也不错,她出身普通,所有倚仗都来自夫君和儿子。

“我倒是真养了一个好儿子。”她恨恨说道。

“国公爷只是嘴上说得好听,实则如今事事紧着祝姨娘,夫人如何讨好都不管用,可世子的态度很明确

,只要您不管世子夫人那头的事3,跟他服个软,就能把国公府的中馈要回来。”

老嬷嬷苦口婆心地跟她分析,

“夫人,老奴跟着你,这些年世子一直容忍您,他本可以早日夺权,却不动手,除了不得已将您关过一阵,从未对您不敬,处处让您过得自在,只要你没插手他的事,世子从来都是由着您在府里作威作福的,

老奴不得不听世子的,但也从未害过您,只是有时情势所迫罢了,您和世子是一根脐带上的母子,实不必闹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呀,如今娶什么儿媳咱们已经管不上了,咱们得把府里这些个姨娘,小姐压制住才是正道啊”

杨氏慢慢把话听了进去。

想了良久,她将泪擦干,说道“那我如今要怎么做”

“大夫人来了你怎不早说”夏诉霜有些震惊,推推枕着她腰上的人。

“嗯,她想见你。”

宋观穹含糊说完,翻身将她抱住。

他的头发被夏诉霜结成了许多小辫子,这如何能出去见客,她刚兴致勃勃地编完,现在手忙脚乱地拆。

“如今到府上了吗”

“快了吧。”

宋观穹一点也不急,还给她捣乱,搂着她的腰,把斑驳的颈侧又嘬了一口,高挺的鼻子嗅嗅这,嗅嗅那,跟大犬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