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 章 撕咬

负师恩 忘还生 3655 字 3个月前

这边厢,太子拒不上囚车。

“孤是储君,谁敢给孤上枷”

“陛下有令,违抗者,一律视同谋反,”宋观穹顿了顿,“不过,臣会给殿下的囚车盖一块布,颜色殿下自己挑。”

太子仍不甘心“你为何要背叛孤”

“臣入东宫,只是蒙家世荫蔽,忠的不是东宫,而是朝廷。”宋观穹说的是实话。

“孤根本没有谋反宋观穹,你以为父皇会信你一面之词吗”

“谋反从不是臣说的。”

宋观穹不会与人白费口舌,策马离去。

经过三皇子的囚车时,三皇子从原本在呆怔之中,看到他经过,立刻打起了精神来“宋世子好筹谋啊,把我和太子都算计进来了。”

这些时日,三皇子的脑子一直处于亢奋之下,明明有太多的破绽,也有太多时机可以停下,可他就是不愿意去想,只想去搏那个可能。

现在一败涂地,他的脑子冷了下来,慢慢地,那些事都想明白了。

宋观穹假装畏罪潜逃,父皇就假装重病,再故意让周凤西归顺他,给他送兵,让自己错以为遇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甚至朝堂之上只怕也有他们推波助澜,他和太子打得越不可开交,无法收拾,最后只能走上这条谋反之路。

宋观穹不接话,三皇子一掌拍上木槛“你是故意畏罪潜逃的,从元日那天起,你就在筹谋了,是不是狡兔死,走狗烹,宋世子,你一下废了皇帝两个儿子,将来不怕吗”

他消失这几日,看似在逃命,实则一定做了不少的事。

宋观穹看过来,黑曜石一样的眼瞳因为过于冷淡,乍看让人误以为是冷蓝色的,“三皇子早点想清楚,就不会做下错事。”

“是啊,是啊”三皇子靠着栅栏,反倒轻松了。

他搏了一把,败局已定,太子是什么结果还不知道呢,该忐忑的人不是他。

宋观穹不见成功的喜色。

有一件事三皇子没说错,他今日之举就算立功,也已经埋下了隐患。

皇帝要用宋观穹,就得看他的本事,既不会出手帮忙,更不会提点他任何事情,要是他挑不动三皇子的反意,或是连三皇子的追捕都逃不过,那就不配给皇帝效命。

甚至皇帝连装病都不会告诉他,有的,只是最初的一块令牌,一点暗示。

别人在赌,宋观穹也在赌。

且今日做了铡皇帝儿子的刀,来日就是悬在他头上的刀。

位极人臣之路,本就不是坦途。

在快进皇城之时,周凤西不知从何处出现,汇入了队伍之中。

宋观穹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倒是三皇子还有闲心和他拉扯“周将军假意投诚,不知跟父皇求了什么退婚还是查清虞家冤案有宋世子这位大功臣在前,你大概也捞不到什么好处吧。”

周凤西未见几分立功的喜

色,一双原来凌厉的眼睛此刻目空一切,和死鱼差不多。

他拉长了声音“捞不到好处也不至于做阶下囚,陛下和三皇子,臣还是会选的。”

三皇子还要说什么,他已经驱马走了。

紫宸殿中

两个皇子已经跪在了殿中,皇帝刚起身,只着明黄单衣,花白的头发披散着,宫女还在给他梳头。

他坐在御座上,像一头年老的狮子,精神矍铄,目露精光,不见半点抱病的模样,哪是太医说的积重难返。

“老三意图谋反,废为庶人,赐自尽。”

苍老刚健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没有一丝感情。

自小就知道帝王的无情,三皇子自知求情无用,神情灰败地被带了下去,不再为自己辩解一句。

“至于太子”皇帝看向自己原配皇后所生儿子,他自小疼爱的太子。

太子膝行上前,哭诉道“父皇明鉴,儿子并无反心啊”

“你既然知道老三要反,不禀报朕,自己倒不声不响联合一个裨龙军头领,埋伏在山里,你打算杀了你弟弟之后,做什么”

“儿臣,儿臣只是一时糊涂,想立个大功,让父皇开心。”

“哼你有没有反心,朕还没有老糊涂,让你监国,闹出来一摊子烂账,你是不是指着你老子没了,那些账没人问你要了”

“儿臣不敢儿臣不敢都是宋观穹设计儿臣,父皇,一人之行,十人谤之,未有不遭祸患者父皇,不可轻信他人毁谤之言啊”

宋观穹只是听着,面不改色。

周凤西更是一脸事不关己,甚至想着太子若能反咬宋观穹一口,未必不是一桩好事。

“你还是当朕老糊涂了,敢带半个朝堂跟你在无为寺赌这一局,”皇帝站起身来,看了这儿子好一会儿,才道“传朕旨,废太子章晔为庶人,囚禁内侍省,不得见任何人。”

一锤定音,太子瘫软在了地上。

侍卫上来带人时,大概是有三皇子这个“珠玉在前”,他终于安静了下来

,只是经过宋观穹时,眼中怨恨刻骨。

处置完两个儿子之后,也该论功行赏了。

皇帝未见多伤心,一边受宫女伺候穿上龙袍,一边感叹道

“朕这些儿子们啊,个个都觉得自己是龙子龙孙,自命不凡,有本事挣一挣朕这个位置,”他冷笑了一声,“老子不把他们打到泥里,他们怎么安分得下来呢。”

这一次他打落的不只是太子和三皇子的野心,同时也在杀鸡儆猴。

皇帝要的,就是底下的儿子们夹紧尾巴,看看清楚,他还没老到要退位,一个个不必琢磨着改朝换代。

这江山在他手底下紧紧攥着,他不放,谁也别妄图取代了去。

宋观穹并不为这话惊讶,这是早猜到的事,不然他就不会在这儿了。

皇帝看重的就是他这份老道的心性。

周凤西也算彻底看清了如今在位的,是

怎样的皇帝,彻底冷了下来,再说不上失望。

这时内侍匆匆走进殿中,在皇帝耳边说了几句话。

皇帝拍着膝盖坐下,“徐玟被叛军杀了”

见陛下当场问了出来,内侍也不再压着声音“徐太师今日既不在无为寺,也不在斜月观,偏偏进宫路上遇见了叛军,连人跟护卫都被杀了,无一活口留下。”

寻常叛军可做不到这份上,是有人浑水摸鱼了。

皇帝挥挥手让内侍退下,看向周凤西“凤西,你怎么看”

朝中要徐玟死的人不少,眼前就有一个。

周凤西早知由此一问,低头回道“臣当时在斜月观中围剿余孽,并不知徐太师殒难之事,不过既然太师已死,臣向陛下所求之事也无意义了。”

皇帝笑意散去,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周凤西话里话外,不就是在暗示自己,他当日带着三皇子谋逆的消息来,和今日立的功绩,都是为了再请他准允重查虞家冤案,所以没必要在这关口动手。

周凤西想来也没有这么大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