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红姑的期待

杨叶知道,斯皮尔伯格一定会对这个故事感兴趣。

因为艺伎这玩意儿就跟功夫一样,能激起西方世界对东方世界的猎奇心理。

起了这种猎奇的心理,那就意味着……可以收割票房。

这就是《艺伎回忆录》这本小说后来在北美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的缘故。

而老斯也正是因为看中了其中的商业价值,才买下小说版权,打算亲自将其改编成电影。

只不过老斯太忙了,一大堆项目等着他做导演,分身乏术,最后转做监制,把导筒交给了别人。

斯皮尔伯格摘下眼镜,擦了擦眼泪,说道:“十五岁名震日本,只为接近儿时让她笑的男人……真是太感人了,谢谢你分享给我,这真是个美好的故事!”

杨叶道:“史蒂文,我告诉你这个故事,其实是因为……我想将它搬上大银幕,我在为它寻找导演!”

斯皮尔伯格马上明白过来:“你希望我能做这部电影的导演?”

杨叶点点头。

“你为什么自己不拍呢?”

“我只会拍动作片!”

“你拍的那部《ET》,我就非常喜欢。”老斯由衷地说道。

“哦,那只是一个意外,是我儿时的一个梦,所以拍出来感情比较真挚吧!”

“真有趣,我儿时也做过类似的梦。”

“真的吗?”

“我14岁时,父母离婚,我觉得很孤独,那时候我便幻想,会有一个陪伴我的外星人朋友!”

杨叶心中暗笑,惊呼道:“史蒂文,这太有趣了,我们竟然有相似的经历!”

杨叶扯了个犊子,一下拉近了两人的关系,很快就勾肩搭背,亲如兄弟了。

当然,这主要是一起合作,有钱赚。

杨叶是联美影业的股东,是一位电影投资人,在东方世界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在西方世界的影响力也不差。

老斯又不傻,这样的人物自然值得他结交。

在七、八十年代的好莱坞四大导演中,斯皮尔伯格的地位十分超然。

因为卢卡斯一辈子都耗在《星球大战》上了,除了研究特效拍星战,别的都不干;

科波拉进入八十年代就痿了,不是炒冷饭就是拍烂片;

马丁斯科塞斯的艺术成就很高,但是商业成绩差点意思;

只有斯皮尔伯格,能够兼顾商业和艺术的平衡,极少翻车,这使得他成为了好莱坞的香饽饽,八大公司都抢着和他合作。

斯皮尔伯格道:“这个剧本我很喜欢,我能带回去研究吗?”

杨叶道:“当然没问题!”

斯皮尔伯格道:“不过我现在不能答应你,我要做完《太阳帝国》,才有可能腾出手来做这件事。”

杨叶点点头,说道:“你去了中国,也可以顺道去日本走一走,看看那边的艺伎表演。”

斯皮尔伯格实在太抢手了,他不愿意拍的话,杨叶还真左右不了,只能顺着来。

……

其实《艺伎回忆录》这部电影,杨叶也并不是非拍不可。

因为它很难盈利,搞不好要亏本。

《艺伎回忆录》虽然只是一个爱情故事,没有什么特效场面。

但是,电影讲述的是二十年代的日本,现在的日本高度发达,电影中的场景已经很难寻觅了。

如果想要重现二十年代的日本风貌,唯一的办法就是人工造景,在摄影棚中重新搭建一个新的“艺伎区”。

这样就会让电影的成本变得极其高昂!

更要命的是,日本根本就没有能在北美叫得响的明星。

斯皮尔伯格在原时空制作这部电影的时候,他直接找了尊龙、巩莉、杨子琼、张子仪这四个华人来做主角。

因为在北美拥有知名度的亚裔,除了陈龙李联杰这样的功夫明星之外,就他们几个了。

至于一些不重要的配角,就全都找的日本演员来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