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理想很丰满

但是在演唱会的表现形式,灯光、舞台、服装,伴舞这些东西上,都有其独到之处。

尤其是演唱会的整个过程,观众和歌唱家能够不断互动,气氛十分热烈,真是闻所未闻!”

有人道:“虽然如此,就是太艳俗了一些。”

汪枫道:“参加这场演唱会的观众以年轻人为主。年轻人喜欢这些比较华丽的东西,可以理解嘛。”

有人道:“听那个黄台长说,这一场演唱会能卖出三百多万港币的门票,还要连开六场,那岂非能卖出两千万港币的效益?”

有人感叹道:“顶得上一些乡镇一年的生产总值了。”

黄易鹤若有所思地道:“台长,今天看了这场演唱会之后,我有一个想法。”

汪枫道:“你说。”

黄易鹤道:“往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我们都在演播厅搞,今年能不能更进一步,在体育馆搞呢?”

黄易鹤的想法让考察团的人全都眼前一亮,大家都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啊!

有人道:“这个想法好啊,我们的工人体育馆比香港的红磡体育馆更大,如果把艺术家们都请到工体来表演,一定能办出一场让党和人民满意的春晚!”

有人道:“对,咱们央视的演播厅实在太小了,根本施展不开。工人体育馆能够容纳一万五千名观众,这样宏大的场面才能展示咱们国家的气派嘛!”

汪枫沉思了片刻,对黄易鹤道:“你继续说!”

黄易鹤道:“去年办春晚的时候我就想,能不能把港台同胞也请到春晚现场,和全国人民一起过春节。

可惜咱们地方太小了,不气派,请客嘛,不能太寒酸!

今晚的这场在红磡体育馆的演唱会让我大受启发,我们也可以把舞台搬到体育馆啊!

舞台大了之后,咱们的节目也可以弄得更气派一些,比如,可以上更加大型的舞蹈。再比如,我们把编钟请出来,来一个编钟乐曲……”

黄易鹤侃侃而谈,将他心中的想法一一道来,说得天花乱坠。

实际上,1984年的春晚,已经有一些港台人士参加了,他们是台湾人黄阿原,香港人张明敏和奚秀兰。

(原时空陈思思很早就息影,移居上海,她参加了1984年春晚,但本时空她在香港混得挺好,没去!)

不过这都是一些小角色,黄易鹤想请真正有知名度的港台大腕去参加春晚。

黄易鹤的胆子很大,为了办好春晚,他常常跟领导拍桌子,他敢让歌手们在舞台上唱流行歌曲,李谷一的《乡恋》就是因此而解禁。

事实上,他真的做到了,1985年,真正的香港大咖罗文和汪明荃登上了春晚舞台。

舞台是搭得挺气派,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足有两个篮球场那么大。

但这是冬天的京城啊,夜晚零下十几度,让演员们穿着演出服上台表演节目,真是要人老命了。

汪明荃穿着裙子唱歌,在台上瑟瑟发抖。

陈佩斯表演的小品要表现冷水浇在身上还大汗淋漓的感觉,零下十几度啊,完事直接送医院,差点丢了一条命。

因为现场光线太暗,上台表演的美猴王一头撞在柱子上,还给播出来了,真是把猴哥的脸都丢尽了。

而央视当时连对讲机都没有。

现场还有上万名观众呢,大晚上的,冻死个人,这些人一脸懵逼地看着中间的舞台。

结果是啥玩意儿也看不见。

……

一群人听完黄易鹤的想法,个个都很兴奋,觉得这件事很有搞头。

果然还是要出国考察嘛,走一走,瞧一瞧,增长了见识,灵感这不就来了?

好在汪枫作为台长,还是比较谨慎的,他沉思了片刻,说道:“的确是个好主意,很有创意,也很有想法。

不过咱们既然是来学习的,那就不妨多交流,那位杨先生对我们的工作非常支持,他在海外又有非常大的能量。

比如这次的演唱会听说就是他的演艺公司举办的,咱们不如把这个想法说给杨先生听,请他提一下宝贵意见,你看如何?”

黄易鹤点点头,说道:“汪台长,您说的有道理啊!搞这样的大型晚会,我们毕竟没有经验,的确应该向人家虚心请教。

而且,我也希望能够邀请到亚视台的明星参加明年的春晚,这件事,当然是要和这位杨先生商量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