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泼天的富贵

风向一转,捧臭脚的人就来了,不少人开始写文章夸赞大佛。

有人认为这是一部具有我国民族传统武打场面的影片,表现了正义战胜邪恶的主题。

有人认为电影中“双目可挖,佛财难得”的誓语与“河山永存,民众之功”的主题都十分的积极向上。

有人认为艺术的真实并非即是历史上的真实,只要主题是健康向上的,我们应该允许适当的虚构。

在这样的情况下,35毫米放映机放映在城市放映两个多月,观影人次即突破五千万,按照当时13毛不等的票价,折算成发行收入,达到一千万人民币。

农村的观影人次更多,不过平均票价只有一分左右,票房可以忽略不计。

此时的中国电影采取的是统购统销的方式,电影票房70归中影公司,30归省电影公司。于是,北影厂一下就富裕起来了。

到了六月,另外一部猛片,上影厂的喜盈门横空出世,神秘的大佛势头才慢下来。

两部电影放映一年半后,喜盈门三种放映机累计四亿六千九百二十九万人次,神秘的大佛累计五亿零三百二十一万人次。

上影厂和北影厂一南一北,堪称双壁。但神秘的大佛可以走出国门赚外汇,喜盈门就只能望洋兴叹了,终究是大佛牛逼一点。

而且,大佛还有一个功能,那就是带动了四川乐山的旅游产业。

人们看到电影最后那座横卧在青衣江上的天然巨佛后,非常感兴趣,纷纷前往四川乐山旅游。

一时之间,乐山这座西南小城,竟然变成了旅游胜地。

这时候,乐山睡佛是如何被发现的故事,也被四川文旅局刊登了出来,在国内引起轰动,让游人更增兴趣。

好玩的是,这个故事还涉及到名人,国际大导演杨叶偶尔来到乐山游玩,竟然无意中让一座尘封千年的巨型睡佛揭开神秘面纱,出现在世人眼前。

这样的故事,真是太有趣了远比被一个农民发现的,传播力度要大得多。

乐山政府将这件事刻成了石碑,命名为乐山睡佛发现记。

又拨款建了一栋观

佛楼,将石碑立在楼前,楼内还有杨叶的亲笔题词。

什么东西都得有个名人来撑场面,要不然就名声不响。

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无非就是三栋楼,有什么好看的呢

只是因为有了范仲淹、崔颢、李白、王勃的加持,人们才会乐此不疲的前往啊。

楼以人名,人以楼传,相辅相成,就是这个意思了。

杨叶虽然比不上古人,但他是当今中国的“抗日英雄”,国际巨星,在海外华人群体中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随着神秘的大佛在海外上映,杨叶发现乐山睡佛的故事也传播到海外,让许多海外华人对乐山大佛产生了兴趣。

再加上国内又改开了,一时之间,竟然不少海外华人跑到乐山来旅游。

旅游跟美食是分不开的,杨叶到乐山后,心血来潮发明了一道美食“水煮鱼”,更为海外华人的乐山之旅增加三分趣味。